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笑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边来,现在要往那边去我也不知这里是那边,望乞照顾照顾。”那仙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当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景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凡之女怨男痴。因迩来风骚冤孽缠绵于此,是之前来访察机遇,布散相思。本日与尔相逢,亦非偶尔。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独一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几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可试随我一游否?”宝玉听了,喜跃非常,便忘了秦氏在那边了,竟跟着这仙姑到了一个地点,忽见前面有一座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景”四大字,两边一副春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为有处有还无。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也有一副春联,大书云: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不幸风月债难酬。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本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又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方法略明白。”宝玉只顾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只见两边配殿皆有匾额春联,一时看不尽很多,惟见几处写着的是“痴情司”、“树敌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看了,因向仙姑道:“敢烦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玩耍玩耍,不知可使得么?”仙姑道:“此中各司存的是普天下统统的女子畴昔将来的簿册,尔乃凡眼尘躯,不便先知的。”宝玉听了,那边肯舍,又再四的哀告。那警幻便说:“也罢,就在此司内略随喜随喜罢。”
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忽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悠悠荡荡,跟着秦氏到了一处。但见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逢,飞尘罕到。宝玉在梦中欢乐,想道:“这个处所儿风趣!我若能在这里过平生,强如每天被父母徒弟管束呢。”正在胡思乱想,闻声山后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后代,何必觅闲愁。宝玉听了,是个女孩儿的声气。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蹁跹袅娜,与凡人大不不异。有赋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