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让世人多等,掌柜又走了返来,手中端着一个长条形木盒,木盒中装着的,应当就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了。
没等掌柜说话,中间的陈明宇很快又大声说道,直接在先前的代价上又加了五两,说完以后,又挑衅的看着江云。
“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的品级定为玄级下品,定金是四十两纹银。”
他很快就回道:“这位公子,作为商家,自是讲究价高者得,这位陈公子既然能出四十五两纹银,那么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就是他的。”
清河书院现在庙门牌匾上的题字,就是出自陈家这位陈老翰林之手。
陈明宇也算是书斋的老主顾了,掌柜认得对方,回道:“回陈公子,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作价四十两纹银。”
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排在清单的第二位,仅次于先前的那梅圣雪的“小园逸闻”之下,定金要四十两纹银,也算合情公道。
江云转头看向此人,此人朝他拱了拱手,道:“这位兄台,这副眉山先生的‘松山寺记’鄙人非常喜好,不知可否割让与我?”
接下来江云又叫掌柜拿出了几幅字稿来看,而只要他交出了定金,掌柜也没有推让,依着他的要求一一拿了字稿出来给他看。
围观的人群还没散去,看到两报酬了一副王池的字稿,在这里争夺起来,世人都饶有兴趣的看着,不过在他们看来,这场争夺应当并没有甚么牵挂,这陈明宇财大气粗,看来这副王池的字稿终究还是要归属他无疑了。
面前这个墨客在接过这副字稿以后,眉宇间透着忧色,很有爱不释手的意义,江云猜想,能够这副黄眉山的松山寺记跟他有缘,符合度高,给他的感受比较激烈。
公然在又观赏一阵以后,那位墨客抬开端来,对掌柜道:“这副眉山先生的松山寺记我要了,多少钱?”
这时江云都有点过意不去了,筹算看过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以后,过足了瘾就算了,至于买下这副字稿,他还没有这个筹算,先不说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是否合他的胃口,单这代价,就要四十两纹银,这对他来讲,是一笔大数量,承担不起,若真买了,那他方才借下的五十两银子,就一下子空空如也了。
“喂,你没听到本少爷的话么,还不快让开,还在这里磨磨唧唧,装腔作势的看甚么看,这副王池的真迹,你买得起么。”他还在这里纠结踌躇,中间又传来那陈明宇放肆挑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