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与齐文衡沿街徒步而行,但见夜市繁华,各处烛光摇摆,街上皆另有人来往。更见蜿蜿蜒蜒穿城而过的衢江之上飘着几处夜游的船只,载着旅客抚玩京都的夜景。
“现在晓得本宫的目光不俗了吧,跟你说了今晚来,你还硬要申明天白日来,明天白日来,岂能看到如此风景?”恒王对劲地怒斥道。
恒王倒似全不在乎,回身言语轻浮地回道:“晓得啊。”
但在齐文衡看来,他的这位好兄弟,若能有修身平天下的抱负,则可为同谋;若他志不在此,却也是无可何如。
“远旻……”齐文衡语气悠长,眉头紧蹙,上前一步说道:“就算你要搅入朝局当中,也不当如此鲁莽。一无所知却又胡乱接下这桩案件,万一此中牵涉甚广,当如何措置?”
月明星稀,寒夜无风,恰是夏季夜晚出门玩耍的好日子。
景王本想拉住远旻好好调侃一番,不料恒王早知景王此番筹算,便自殿内出来之时,向景王回道:“皇兄,远旻不分日夜赶回都城,浑身很有灰尘泥渍,风尘仆仆怕感染了皇兄,他日再去皇兄府上拜访。”说罢,拘礼后便拉着齐文衡快速望宫门外奔去。
这衢江是都城的母亲河,整条河清可见底,盘曲缭绕,穿过都城很多要紧之处,不但为都城百姓供应了便当的水源,更是为河上运输供应了便当。都城最后的繁华很大启事上发源于此河,因其有很多支流,使得都城水路四通八达,人们便取其义,取名为衢,亲热地称为衢江。
说道此处,齐文衡不由想起他那日去蔡将军府上与蔡沁儿相谈此事的景象,不免更加心境庞大,忧心忡忡。
他们两人本来就是密切无间的小时玩伴,跟着垂垂长大,齐文衡有志于匡扶君主,期盼能够执笔安天下,战计定乾坤。他本来也是天赋秉异,悟性极高,二十几年来修身养性,渐已成一翩翩公子。而高远旻,固然也是资质聪慧,聪明过人,但仿佛对朝局和天下局势并未曾有太多体贴。经常沉浸诗酒玩乐,歌舞艺妓,因其边幅堂堂,不知之人倒也觉得他是个端庄君子。
之前养居殿内,恒王坦言这一年在外学习很有效果,从方才恒王的言语推断来看,他的确思惟周到,推断有据,恐怕却有学得几分效益。这不由让他感到佩服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