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只见一行寺人打着明黄色的伞盖而来,明元帝身着朝服,徐行而来,立在殿阶之上,看着拓跋焘拜别的身影,面沉似水,虎目含泪。
绮云看虹霓行事果断,思路清楚明快,不由有几分好感。下午,绮云在婢女的奉侍下,沐浴换衣,换上刚买的新衣服,只感觉衣服恰好称身,并且质地良好,色彩和斑纹清爽淡雅,都是极其合本身咀嚼的,不觉对虹霓的好感又添了几分。
拓跋焘双手举过甚顶,接过圣旨和御剑,对着大殿叩了三个头,一言不发,回身大步拜别。
这一日,大雨滂湃,雨雾茫茫,并州城覆盖在烟雨当中。擎香楼没有甚么客人,廊下坐了很多的女人,姹紫嫣红,莺莺燕燕。绮云闷得无聊,趴在水榭芳馨亭的雕栏上,看着大雨如注,又如条条白练从屋檐上垂下。她伸脱手去想要抓住那条白练,可却甚么都没抓住,点点水珠打在她的脸上,如粒粒珍珠洒在了玉盘上。
说话间,明元帝身边的中常侍袁辰手拿圣旨,前面跟了一个小寺人,是奉侍佛狸的宗爱,双手捧着明元帝所用的御剑。袁辰站在宫阶上,对佛狸宣旨:“皇宗子拓跋焘目无纲常,出走宫城,险遭不测。身乃受自父母,当惜之爱之,不得率性妄为。现驻守塞北,防备柔然,护佑大魏。马上起家,不得入宫,钦此。”
窦乳母看着这一幕,泪光盈盈,幽幽地说道:“陛下也太狠心了,连见佛狸一面都不肯。这就让他离宫,前去边塞去了。”
从并州往北几百里至魏国的都城,平城太极殿玉阶之下,一个少年直身长跪。雨水打在他的身上,顺着鸦色鬓发流进他的颈项,他一动不动,巍然如山。那少年恰是从关中出险而回的魏国皇宗子拓跋焘,小字佛狸。
慧安也黯然道:“陛下此次是真的活力了,他此次离宫,流落关中。正逢夏国马队攻打长安,匈奴族赫连氏生性嗜杀。传闻在长安城里,他们用上万颗头颅造了一座骷髅台。佛狸能死里逃生,真是万幸。陛下此次让他去北面戍边,也是为了历练他。”说罢,念了一声佛。
拓跋焘右手一挥,“将军不必多言。将士们,上马,我等这就解缆!”拓跋焘目光如电,薄唇紧抿,勾画出如刀刻般的表面,一马抢先,箭普通地策马远去。一行人披着水雾,踏着水花,风驰电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