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处所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要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偶然好几年来一次,也偶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是以不能常常希冀它。
①山西解池:在今山西运都会之南。
【译文】
【注释】
④蜃灰:蛤蜊壳烧成的灰。
①阶、凤:阶州,今甘肃武都;凤州,今陕西凤县。
⑦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蔬菜五谷都不生的处所。
【原文】
井盐
【注释】
宋先生说:天然界有五种气,因而呼应地产生了五种味道。水性向下渗入并具有咸味这一事,周武王拜候箕子后才开端晓得了这个事理。对于人来讲,五味中的辣、酸、甜、苦,耐久贫乏此中任何一种对人的身材都没有多大影响,唯独盐,十天不吃,人就会像得了沉痾一样无精打采、软弱有力,乃至连只鸡也抓不住。这岂不恰是申明起首是因为“天平生水”,即天然界产生了水,而水中产生的咸味恰是人生命力的源泉吗?天下各地,不管是在京郊、本地,还是僻远的边陲,到处都有不长蔬菜和谷物等庄稼的不毛之地,但是即便在这些处所,食盐也能奇妙漫衍各处以待人们享用。有谁能晓得这是如何个事理呢?
【注释】
【译文】
盐产
食盐的种类很多。大抵上能够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崖盐和砂石盐等六种,但是东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树叶盐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光亮盐还不包含在此中。在我国的广漠幅员当中,海盐的产量约占五分之四,其他五分之一是井盐、池盐和土盐。这些食盐有的是靠野生提炼出来的,有的则是天然天生的。总之,凡是在交通运输不便、外埠食盐难以运到的处所,大天然都会当场供应出食盐以备人之用。
【译文】
每到春季就要开端引池水制盐,时候太晚了水就会变成红色。比及夏秋之交南风劲吹的时候,一夜之间就能固结成盐,这类盐名叫“颗盐”,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大盐”。因为海水煎炼的盐细碎,而池盐则成颗粒状,以是获得了“大盐”的称呼。池盐一经固结成形后便可扫起供人食用。制盐的人,制成一石盐上交给官府,也不过只得几十文铜钱罢了。在海丰和深州地区,把海水引入池内晒成的盐,固结后扫起便可食用了,而不需再煎炼加工,这一点和池盐是一样的。但成盐的时候,以及它不需依托南风吹这两点,就跟池盐大不不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