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③波斯矾:波斯即今伊朗。
【译文】
硫黄
①山西晋、南直有为等州:山西无晋州,明时晋州即今河北晋州。南直隶有为州,即今安徽有为县。
烧取硫黄的矿石与煤矿石的形状不异。煅烧硫黄的大抵步调是:先用煤饼包裹矿石并堆垒起来,内里用泥土夯实并制作熔炉。每炉的石料和煤饼都有千斤摆布,炉上用烧硫黄的旧渣袒护,炉顶中间要隆起,空出一个圆孔。燃烧到必然程度,炉孔内便会有金黄色的气体冒出。预先请陶工烧制一其中部隆起的盂钵,盂钵边沿往内卷成像鱼膘状的凹槽,烧硫黄时,将盂钵覆盖在炉孔上。硫黄的黄色蒸气沿着炉孔上升,被盂钵挡住而不能跑掉,因而便冷凝成液体,沿着盂钵的内壁流入凹槽,又透太小眼沿着冷却管道流进小池子,终究固结而变成固体硫黄。
凡矾燔石而成。白矾一种,亦地点有之,最盛者山西晋、南直有为等州①,代价卑贱,与寒水石②相仿。然煎水极沸,投矾化之,以之染物,则固结肤膜之间,外水永不入,故制糖饯与染画纸红纸者需之。其末干撒,又能治浸淫恶水,故湿疮家③亦急需之也。
①淮北砖墙生焰硝:不但淮北,凡地性盐碱者,墙根皆生硝土。
④襄墓:制作宅兆。
【注释】
①江西信郡:江西广信府,今上饶。
④曲突:烟筒。
砒霜有红、白两种,各由本来的红、红色砒石烧制而成。烧制砒霜的时候,先鄙人面挖个土窑堆放砒石,在上面砌个曲折的烟囱,然后把铁锅倒过来覆盖在烟囱口上。在窑下引火焙烧,烟便从烟囱内上升,熏贴在锅的内壁上。估计累计达到约有一寸厚时就燃烧炉火,等烟气已经冷却,便再次起火燃烧。如许几次几次,一向到锅内贴满砒霜为止,才把锅拿下来,打碎锅而剥取砒霜。是以靠近锅底的砒霜常留有铁渣,那是锅的碎屑。白砒霜的制作体例只要这一种,至于红砒霜,则另有在冶炼含砷的银铜矿石时,由分金炉内析出的蒸气冷结而成的。
⑥薰甚:很呛人。
【译文】
【注释】
【注释】
又山陕烧取硫黄山上,其滓弃地二三年后,雨水浸淋,精液流入沟麓当中,天然结成皂矾。取而货用,不假煎炼。此中色佳者,人取以混石胆云。
其黄矾所出又奇甚。乃即炼皂矾,炉侧土墙,春夏接受火石精气,至霜降立冬之交,沉着之时,其墙上天然爆出此种,如淮北砖墙生焰硝①样,刮取下来,名曰黄矾。染家②用之,金色淡者涂炙,立成紫赤也。其黄矾自本国来,突破,中有金丝者,名曰波斯矾③,别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