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凡铁炉用盐做造,和泥砌成。其炉多傍山穴为之,或用巨木匡围,塑造盐泥,穷月之力不容冒昧④。盐泥有罅,尽弃全功。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硬木料,或用煤炭,或用柴炭,南北各从方便。扇炉风箱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以后,从炉腰孔流出。炉孔先用泥塞。每旦昼六时,一时出铁一陀。既出即叉泥塞,鼓风再熔。
【原文】
本篇讲到了各种常见的金属,包含金、银、铜、铁、锡、铅等的采纳和冶炼。除了贵重金属金和银,其他各种金属都各有效处,如铜、铁可用来锻造金属器具,还能够与其他金属熔分解合金。锻造金属器具另有专篇申明,本篇首要以金属质料的采纳与炼制为主。(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①铁场:采铁矿之场。
②底于:达到。
③泉郡:泉州府,今福建泉州。
银矿铅的熔炼体例是:先从银铅矿中提取银,剩下的作为“炉底”,再把“炉底”炼成铅。草节铅则伶仃放入洪炉里冶炼,洪炉旁通一条管子以便浇注入长条形的土槽里,如许铸成的铅俗名叫做扁担铅,也叫做出山铅,用以辨别从银炉里多次熔炼出来的那种铅。铅的代价固然卑贱,但是窜改却特别奇妙,白粉和黄丹便是一种较着的表现。别的,促使白银矿的“炉底”提炼精纯、使锡变得很柔嫩,都是铅起的感化。
凡炼煎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柴炭亦数百斤,鼓鞲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量勾引,方始沛然流注。或有效人家炒锡剩灰勾引者。其炉底炭末、瓷灰铺作平池,旁安铁管小槽道,熔时流出炉外低池。其质初出洁白,然过刚,承锤即拆裂。入铅制柔,方充造器用。售者杂铅太多,欲取净则熔化,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出锡惟此道。方书云马齿苋取草锡者,妄言也。谓砒为锡苗者,亦妄言也。
中国的产锡地首要漫衍在西南地区,而以东北地区特别少。古书中称锡为“贺”,是因为广西贺县一带产锡最多而得名。明天供应天下的大量的锡,仅广西的南丹、河池二州就占了八成,湖南的衡州、永州次之。云南的大理、楚雄固然产锡很多,但路途悠远,难以供应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