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以某种行业著称的都会开端呈现,江西景德镇以制瓷著称,铅山以造纸著称,广东佛山以冶铁著称,湖北汉口以贸易著称。姑苏的盛泽镇,震泽镇,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湖州的双林镇,菱湖镇,都以丝织业著称。特别是盛泽镇,从五六十户人家,生长到具有5万人丁的大镇。冯梦龙的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第18回《施闰泽滩阙遇友》描述盛泽镇:“镇上住民稠广,土俗浑厚,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彻夜彻夜。那市上两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疋,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拉拢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脚之隙,乃出产斑斓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地点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松江的枫泾镇、朱泾镇、朱家角镇,则以棉织业著称。
本钱主义抽芽只范围于姑苏的丝织业等江南地区的少数都会和少数行业,非常微小,并且带有稠密的封建主义气味。但是,本钱主义抽芽的呈现,是在中国的地平线上升起了将来社会的新的曙光。是以,公元16—17世纪,是“天崩地解”的期间,这个期间的思惟家具有“别开生面”的特性。这个期间不但鼓起了发蒙社会思潮,还鼓起了发蒙科学思潮。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杰出的科学家,写出了一些闻名的科学著作,在医药、农业、手产业及地理研讨等方面,做出了首要的进献。
(二)宋应星的暮年经历
手产业工匠由服徭役改成征银,促进了官方独立手产业的生长。在采矿业中,民矿敏捷生长,门头沟的煤窑,绝大部分都是民营。制瓷业中,民窑逐步代替了官窑,景德镇的瓷窑,民窑有900座,占总窑数的93.95%。民营手产业的生长标记取商品经济的生长。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与宋应升同举江西乡试,两人同榜考落第人,他名列第三。当时全省有1万余人招考,在考中的109人中,奉新只要宋应星兄弟2人,故有“二宋”之称。同年冬,他俩赴京师插手次年春季的天下会试,成果没有考中。过后得知有人舞弊,状元的考卷竟是别人代作。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宋应星兄弟又一次上京赶考,仍未考中。嗣后,他对功名逐步冷酷下来,而开端将首要精力用于游历考查,总结各地农业和手产业的出产技术和经历,为编篡一部科技巨著堆集质料。
宋应星同时又清算颁发了他的自选诗集《思怜诗》。《思怜诗》共52首,分红《思美诗》和《怜愚诗》两部分,宋应星取两卷的首字“思”和“怜”定名为《思怜诗》。《思美诗》10首,都是七律,《怜愚诗》42首,都是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