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沟南临七星子村,村里郑姓老翁熟惯做云吞的技术,几日来见上山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多,便清算起蒙落了灰尘的家伙担子,挑到虎跳沟前做起了买卖。

吃呆将猪肉脯全部塞入口中,细细咀嚼着鲜咸苦涩的肉干渐渐硬化,朝巧娘伸脱手去:“有官钱就借给我几文,待会儿十倍还你。”

郑老爹做的是小本买卖,繁忙一天下来也赚不到几个辛苦钱,不过一碗云吞还是尽赔得起的。郑老爹本性良善,做不得吵架人的事,只是气咻咻的将棍子丢到一边,狠狠瞪了年青男人一眼了事。

两个围观的闲汉你一言我一语辩论起来,各自撸胳膊挽袖子瞪眼睛摆架式,目睹即将上演了一出全武行,吃呆忙跑了出来,拦在二人中间做起了和事老:“两位大哥,我这儿卖东西呢,你们不买能够,也别迟误了我的买卖呀。正所谓路见不平一声吼,我还没有女朋友,我就是筹办赚点钱多娶几房败家媳妇,求求你们莫要再闹了成不?”

吃呆三混两混,在路边一间豆腐坊内鼓捣了一个多时候,出来时身上多出了一个小包裹,铜钱也花去了一半,剩下的一枚开元通宝则买了一只火折子、一捆干柴、一张竹竿挑着的布幡,恳求一名代写手札的先生在布幡上写下“回禄降世”四个大字。吃呆拎着包裹,扛着竹幡,在寒山寺庙门外不远处选了块洁净处所,蹲在路边扯着嗓子喊道:“卖神衣嘞,卖神仙穿过的衣裳嘞!南来的北往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清仓挥泪跳楼大甩卖,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儿嘞!买啥都两元……靠,这句词儿如何漫步出来了!”

巧娘踌躇半晌,还是从腰间摸出两枚成色实足的开元通宝,递到吃呆掌中:“只要这么多了,再多给你的话,被阿娘晓得会骂死我的,你要钱去做甚么呀?”

郑老爹的云吞摊中间便是李大娘的烧饼摊,因为本日是赶庙会的正日子,李大娘已经用竹筐携了烧饼去寒山寺门外叫卖,这里只留下女儿巧娘看着买卖。巧娘却认得这年青男人是克日来流落到七星子村的败落户,被村里人唤作“吃呆”。吃呆白日里只在村里帮手干些杂活儿,偶尔偷鸡摸狗去集市上换些馕饼米糕度日,晚间便暂栖在祠堂过夜,因为不是很讨人嫌,又会说些讨喜的吉利话儿,村里的人也不赶他走。郑老爹的家住在七星子村最西面,平时很少出门,以是还不认得吃呆。

姑苏城畔,寒山寺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