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要看的当然不是上面的文章,而是报纸的排版,各个版面的内容甚么的。
安然说,“详细的事情还要考虑,不过我是这么想的,先让都城的文士们本身办一家官方报纸,跟江南打擂台。或许将来能够推行到各路乃至各州,如许文士们就有事情做了。并且等他们风俗了报纸,有甚么设法时就会在报纸上说,也更便利朝廷监督民意。至于朝廷的报纸,能够缓一缓再办。”
并且士林文人群情起来,可比老百姓短长多了!
然后徐文美还在信里说了一下本身到江南以后的事。
随信还附送了第一期的《诗文聚集》说是存候然赐正,看看有没有能够调剂的处所。
天子感觉这个说法很风趣,点头道,“也好,这件事你看着些。”
这是天然。实际上这几近满是安然的功绩。之前那些人弄出来的东西,的确就是《诗文聚集》的翻版,没有半点创新。如许倒是节流力量了,但安然能够想见,等江南那边晓得以后,会被如何嘲。
至于买东西用的钱,是秦州那边刘家贡献来的。
实在民告官是犯法这类做法本身就有题目,这是统治阶层为了稳固本身的职位才弄出来的东西。但安然也晓得这类事不能焦急,他现在的目标,只是要办报纸,开端让百姓们体味一下国度大事罢了。这也跟他之前筹算的“打根本”不谋而合。
在这个过程中,就让官方报纸百花齐放吧。到时候大师都风俗了报纸的存在,即便官办报纸的内容有些敏感,大部分人也会附和。
不过他可没有健忘,安然的话还没有说完,“你之前说朝廷节制报纸,要如何做?”
天子最后同意了安然的说法。
并且在官办的报纸上让这些文士吵来吵去,也实在是不像话。
即便是皇城司,要调查这件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办完的。
这是赵璨给他的建议。因为天子将来给他赐的宅子,多数也在这四周,到时候要见面会更轻易些。
以是朝廷固然要靠读书人来当官管理,但实际上,更多时候这些在野的读书人,实在是很让朝廷头疼的。因为你不能节制人家说甚么。很多报酬了博着名,就会写些文章攻讦朝廷和时政,哗众取宠。
如果不将这一池水混淆,又如何能够从中获得好处呢?也就是因为这个启事,以是大师才会眼睁睁的看着局势窜改。说不定另有人私底下伸手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