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该干甚么干甚么。”
“噢。”小明还没来得及伸个懒腰就被拉到了门外,刚才大抵是谁打翻盆子甚么的,本来一出门,发明这儿人还很多。他们住的屋子只是大木房的一角,其他仿佛住着一些白叟,孀妇甚么的。一大早院里就喧闹起来,屋子的背面是厨房,锅碗瓢盆与谈笑声异化在一起够热烈。小明跟着火伴们从大水缸里捧点水胡乱地喝了两口,又擦了擦脸,便去厨房。厨房很大,人们各自拿着碗从大灶里盛了些看上去挺香的东西,坐在门口大口吃着。小明瞥了一眼别人碗里,有青有白的。“嘿,明天吃年糕咯。”不知谁说了一句。年糕?上回吃还在桑园村,春喜做的。年糕煮得糯糯的,嚼在嘴里很香。小明边吃边四周张望。人们看上去都挺欢畅,他的火伴们也和这些人聊上了,稠密的泉州口音,小明有些听不懂,因而坐在一边独自吃着。不一会儿发明阿良坐在不远,也不说话,不会他也是外埠的吧?仓促忙忙吃完了饭,统统人把碗交给几个粗手大脚的婆子便各自干活去了。
“故乡在南粤。”
“那里有,转了盐才细。”
“你在这里多久了?”
“如许吗?”小明拉着绳索沿着土槽向前走。
其他男孩们用耙子和扫帚把田里的盐扫到一处,然后盛进大簸箕,挑到田头堆起小小的盐堆。这时盐田里的人多了一些,固然已是年节,小户盐民还是不肯放过一个没有雨的日子。每户盐民都有分给的地步,大小不一,不过这整块盐田满是张家的财产,以是常日里都有监工。现在快过年了,只要几名监工懒懒惰散地在田边荡悠,不过,经常却能瞥见官差。小明不解,待转过一圈后,又问了一大串。这才晓得,盐田都是归泉州府管的,过年人手希少,张万发的田又大,怕人偷盐,因而常有官差巡查。小明记起了昨晚的瘦子和瘦子,那两个胡涂虫,倒还替他找了份工。真像火伴们说的,这天的确轻松,中午有人送饭,男孩们和监工坐在一处,那些监工也不太理睬他们。小明挺对劲,这里干活还不错,就是没人为,等过了年再筹算吧。
少年一把扯掉小明手里的绳索,顺手朝水里一扔,斜着眉毛道:“大年初六就晓得偷懒?”说罢朝刚才与他一起来的少年打了一个手势,“小峰,拿个大的来。”半晌,阿谁矮个黑脸的少年扛来一根又长又大的木耙,递给高个道:“阿亮哥,给。”一边朝小明挤眉弄眼地瞥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