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chapter29[第1页/共4页]

道能够说,但不是凡是所说的道。名能够起,但不是凡是所起的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1]。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进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覆信相照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分歧,二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类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奇妙的泉源。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老子・第八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是以贤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不崇尚贤达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盗窃。不引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安静安稳。

道,空虚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渊远通俗啊,像是万物的祖宗。放弃自发得是的锐气,摆脱纷繁万象的利诱,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灰尘的秘闻,你便能在幽幽当中,看到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不晓得有谁产生他,他先于统统无形之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六合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风越多。

幽悠无形之神,长生不死,是宇宙最深远的母体。这个母体的流派,便是六合的本源。冥冥当中,似非而是,延绵不断,用之不尽。

【老子・第三十五章】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注释】:

[1]很多人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一句,证明老子用”道”来否定上帝,破了当代的宗教科学。这类解释不切当。这句话里的”帝”,明显并不是本日所言上帝。有人说老子原文的”象帝”就是上帝,这是不对的。”象”就是象,是”形象”的意义,不是”上”的借用。因为老子常将”上”字用于”上天、上德、上士”等等,明显老子并非不懂”上”字的用法,也并非不能利用”上帝”一词。老子不消”上帝”一词,明显是因为这个”帝”不是至高无上的,不配利用”上”字作定语。因为唯有老子的”道”,才与本日所言”上帝”之无穷、永久、安闲的内涵相分歧。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之五”《老子》中的神与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