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我独泊兮,其未兆﹔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老子:「品德经」:第八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公乃全,全乃天,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听之不闻,名曰希﹔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保此道者,不欲盈。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其事好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故能成其私。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不自伐,故有功﹔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