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初见潘季驯[第3页/共4页]

“猖獗!”熊恩正忍不住了,在一旁斥道。

熊恩帮手指苏昊,正待发飚,潘季驯冲他摆了摆手,对苏昊问道:“苏昊,你说年青人或许更懂治河,能说出点事理来吗?”

万历18年夏季,潘季驯带领侍从,用两个月时候,考查了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道,终究回到了位于淮安的河道总督衙门。他在大堂上椅子还没坐热,就获得卫兵的禀报,说新任工部河道主事苏昊前来拜见。

潘季驯,生于明正德16年,即1521年,字时良,号印川,明朝湖州府乌程县,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

“广平,让他说。”潘季驯被苏昊的傲慢给气笑了,他放动手上的文件,看着苏昊问道:“你说你是凭着本领和功绩当官的,那你说说看,你有何本领,有何功绩,能够当此大任?”

熊恩正道:“潘公,不见恐怕也不好,河道工程毕竟还要下落在工部的人身上,本来在淮安卖力工程的,是章襄这些典吏。这些人固然贪了点,倒也算听话,不会误事。现在来了这个苏昊,也不晓得是个甚么样的人,我感觉潘公还是见他一见,呵叱他几句,也算是给他一个警省,免得他太把本身当一回事,误了河道的工程。”

潘季驯想了想,点点头道:“广平,你说的也有事理,那就传他出去吧。”

苏昊道:“总督大人所言差矣。苏昊能够当上这个六品主事,靠的是身上的本领和功绩,而非投机追求。若不是朝中有些人妒忌苏某的才调,苏某当一个五品或者四品官,也不在话下。”

熊恩正的职务是河道总督衙门的经历,也是六品官衔,与苏昊一样,但作为潘季驯的部属,他的底气和官威是远远甚于苏昊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狐假虎威吧。

“河道主事?”潘季驯皱了皱眉头,“工部甚么时候设了如许一个官职了,我如何不晓得?”

以潘公的治河方略,十年以内,或许能够保河道不溃、槽运无损,但十年、二十年以后呢?到当时,潘公或许已经功成身退,归隐故里,享用治河功臣的英名去了。但接办河道的人,面对的就是举高了数丈的河道和高家堰大堤,他们当如何做呢?”

苏昊也没有想到本身会被潘季驯一句一句地逼到墙角,乃至于不得不寻求绝地反击的机遇。话说到这个程度,他已没有退路了,只能说出一些惊人之语,赌一赌潘季驯的胸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