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刚过了路口,王四就听前面有人叫他,回过甚去看,倒是一个妇人拉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在朝他招手。
王四笑着把担子挑了畴昔,放下问道:“大姐家谁要剔头?”
王四有些惊奇,再次打量这孩子,如何看都不像七岁的模样,心道或许是没甚么吃的,身子骨长得不可,这才看着显小的原因吧。
“他啊?”
王四放下担子,叫那娃娃坐好,取出剔刀便要动手,前头的路口却跌跌撞撞的跑来几个绿营的军爷,他们仿佛被鬼追似的,慌不择路的就朝这边奔过来。
妇人拉过身边的孩子,表示他坐到王四取下的凳子上。
公然,北京来的满州人到了广州后就动员了城中的消耗,那些满州婆娘很舍得费钱,看到好的东西很少还价。这让广州城的商家们狠狠赚了一笔。只要一样让他们很忌讳,那就是满州人用来结帐的好多都是没化开的金银手饰,那上面血迹连着锈迹。擦都擦不掉,天晓得她们如何会把这不详的东西放在手头的。
(未完待续。)
那妇人点头道:“不成,7岁了,如果不剔,叫官府晓得就不好了。”
王四看了看那孩子的头发,笑着道:“这头发不长,再留些光阴吧。”
“剔头的,等一下。”
王四吓了一跳,他可不敢挡绿营的军爷,仓猝拉着娃娃就要闪到一边,不想那几个绿营军爷的身后却奔出一匹高头大马来,顿时的骑士一刀就砍在了落在前面的阿谁绿营兵背上,然后大声大呼:“大明兵进城了,大明兵进城了!”
一时候,归德门的城墙边仿佛几年前的模样。密密麻麻的一排排棚屋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归德门外就是珠江,江上每天都有船只泊岸。男人们便去帮着抬货运货,出售夫役赚些辛苦钱。女人们则在家做些手工活,以此糊口度日。有技术的天然是想体例把技术重新转起来,如许总好过出售夫役赢利。
人多了,做买卖的便多,各地的商贩都看中了广州这块宝地,特别是新建的满城格外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固然平南王和靖南王商税收得狠,但架不住利润大。那些商贩们都是走南闯北的。内心透亮,晓得甚么人的银子好赚。
城中的大商家天然看不上归德门这片的费事百姓,他们不乐意赚这些小钱,小商贩们倒是乐得挑街走巷叫卖,有的直接在人多的处所摆起地摊。这片地的人太多,各种谋生便都接踵呈现,每天都有唱广东大戏的班子搭台。明天便有两个,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两边各唱各的,互不滋扰。一个唱的是《天姬送子》,一个唱得是《碧天贺寿》,台上的伶人们披红负伤,一唱一和的粤语让人听着非常的动听。这广东大戏本地人听着真是好听,可北边来的汉军和满州人却不爱听,没别的启事,他们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