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城内倒是根基保持了原有的布局,官署集合在城北,商店则多在靠近官道的城南。荀鹏程重视到这里的商店售卖文明用品的比例相称高,一条街上十间铺子里约莫有六七间都是卖笔墨纸砚和其他文明用品的。
荀鹏程与老高交代完以后,又特地打赏了老高二十元钱作为他一起充当导游的报答。固然雇车的用度在解缆之前就已经付过了,但荀鹏程自知老高在途中给本身供应的这些信息远远不止这点小费的代价,是以给出这笔钱的时候也毫不鄙吝。
等他一起走到老高保举并替他定下的堆栈,已经买了四五样文具,另有好几本本地印刷的册本。别的他倒也没忘了在路过一个报摊的时候,将那摊子上的每一种报纸都一样来了一份,筹算住下来以后抽时候好好研讨研讨。归正现在也不筹算要急于投资莳植园了,荀鹏程决定先在儋州住下来,再渐渐筹算前面的事情。他现在手头上的资金如果只是用来保持糊口,那过上十年八年的闲散日子也是悄悄松松,倒也不消急于寻觅生存了。
当然了,这里所售卖的笔墨纸砚也并非传统的式样,大部分都是具有海汉特性的商品,近似装备了精钢笔尖的蘸水笔,以及蘸水笔公用的初级纸张等等。这些文具固然在三亚的店铺里也有出售,乃至有代价极其昂扬的典藏版和礼品装,但款式却没有儋州这边多。荀鹏程作为一个文人,天然对这些商品有着特别的情素,当下便让老高将他的行李先送去堆栈,本身则是开端沿着街道一家一家地渐渐逛起来。
而后起之秀的琼西书院则更侧重于实务,其创办的造船、冶炼、医护等专业都已经在业内很驰名誉,每年能够向各个专业机构供应上千名合格的毕业生。琼西书院开设的专业都是以技术学习为主,足以包管学员在毕业后能够仰仗这一技之长找到生存,非常合适那些家道贫寒,只想尽快学一门合用技术养家的人。
而海汉所推行的职业教诲形式对小我远景的把控更加明白,学员从退学之初就根基晓得本身的失业远景和职业生长方向,也明白本身在这里所学到的技术能够帮忙本身获得一份生存。至于此后能不能凭着在书院学到的技术进入到更高的范畴,比如说宦海,那就是各凭本领了。但只要能按部就班地参与到学习中,在书院所破钞的时候和学费都必然能在今后收到回报,这可不是传统的教诲形式所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