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太夫人气的倒噎,暗骂:聪明才干尽用到这上头来了!也不想母子闹出嫌隙,只得咬牙应了。
杨四奶奶心下一动,道:“那林贞亦是后母,母女两个看起来比亲生的还好哩,想来是本性儿好、轻易拿捏的。依我说,你尽管拿着有钱这一条儿,去跟姐夫吹风,我就不信他不动心!”承平公府,已有三四代未曾得过实权,不过是长大了胡乱买写个同知千户的虚职,连诰命都挣不上一个,还不如林俊呢!真要论起国法来,孟二太太见玉娘倒要施礼――玉娘有个诰命,她却没有,连用银子砸出来的诰命都没有!世道便是如此,千尊玉贵的宗女都让叫价卖了,何况别的?何况他家是只进不出的买卖,不信那混账姐夫肯放着大肥肉不动嘴!
孟二太太不甘,抓着杨四奶奶的手道:“我知你一心为我,只是我现在的模样,怕是孤负你一颗心了。我们老太太恐怕我害了哥儿,防我如同防贼。莫说一个大活人,便是一口吃食也等闲送不到他口中。却也不想想,我只要一个儿子,还得靠他养老送终披麻带孝,岂能不对他用心?”
孟太夫人见状,晓得拦不住,把眼看着孙儿。那孟豫章无法苦笑:“孩儿听老爷的。”
孟二老爷忙道:“叫媳妇儿服侍你去!”
作者有话要说:1:杂宝簪子:就是各种宝石都有的簪子
一番话说得老太太也活络起来,心道:若真是个好的,娶返来也无妨。如果不好……嘴角勾起一丝嘲笑:我管叫她有来无回!
点的人家都嫌弃。幸而生的有几分姿色,叫人做媒,收了一千五百两聘礼、许给了宣宁侯的四子做老婆。四爷虽说是庶出,毕竟是宣宁侯亲生,也算高贵。庶子老婆、进门就当娘,也不好说亲。不然还轮不到她这个一根丝的嫁奁都没有的庶女。
孟豫章取出帕子一面替老太太擦着眼泪,一面道:“我又不是姐儿,今后死活归夫家管。既是她嫁出去,好赖还不是由我说了算?夫为妻纲,还怕她来?”
更加说的不堪了!孟太夫人听不得这话,挥挥手道:“罢罢,明日我令人去提亲!只一条,那是宣宁侯家的干亲,人家不该也不准赖!”
姐妹二人相视一笑,各自揣摩去了。
“恰是!我见他家没儿子,还当要招半子,未曾想本日一早,竟正儿八经说要往外发嫁,顶好嫁到京里来,拖我说媒哩。我想:她家既无男丁,万贯家私岂不都是她的?你何不弄了来做儿媳,好多着哩!我仓猝忙赶来,怕别人听了去,先提了亲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