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的内容和标准非常丰富、完整、科学,涵盖了官员的品德、资格、政绩等各个方面。
“阿谁,前次鄙人不是和山荆上大人家拜访了吗?山荆本就非常敬慕嫂夫人风华,听到嫂夫人巾帼不让须眉,陪大人查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地让我问问嫂夫人近况,大人可否流露一二?”
洛涵的汗珠都滴下来了,有人但是金口一开,信誓旦旦地包管能在冷澄那内宅里说上话,到时候他们俩进退分歧,获得些政治筹马。现在看起来底子不是这回事啊。
为制止处所官员在考满、考查时避重就轻、笼统夸大,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对官员上报的功业文册等考评质料的内容作了一些强迫性的规定,要求必须包含农业出产、人丁、赋税、教诲等方面的内容。厥后汇总为《到任须知》,对处所官员职责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总计三十一款,内容非常全面,触及农业出产、开荒、水利、税收、吏治、社会治安、民政、人丁、教诲等各个方面。除了这些显性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外,明当局还通过考查中所根据的八项察例来加强对官吏品德才气的考评。“考查者,通天下表里官计之,其目有八:曰贪,曰酷,曰暴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官员如果经考查肯定沾上了此中任何一款,等候他的就只要降职、勒令致仕、免除等处罚正视考评行政法规扶植,前后公布实施一系列的考评法规。
但是天晓得那些访单实在是写的不如何样。这访单总发总发,大师都不把这个当回事,乃至有人把它当话本写。歌颂恭维让人不忍卒读的还是好的,有胡编乱造人家内宅事的(这是唯恐天下稳定),有当时洋洋洒洒开别人经历表的(这是为了显现干系好的),更有的一会吹嘘一会贬低,写的跌宕起伏惹人入胜的,洛涵看的都只要苦笑的份儿,如果给这位瞥见了,岂不是要痛骂几句“有辱斯文!”,然后再做他最善于的事,向皇上告状!
如前所述,考满的内容和标准根基上也就是《到任须知》、《诸司职掌》等法规中所规定的官员职责范围,而考查中的“八项察例”更是人所共知。考查履行过程中,除下级主管官员、吏部及都察院参与对其考评外,还向别的官员分发“访单”,遍及咨询查访,汇集对被考评者的定见。“访单者,吏部当察时,咨公论以定贤否,廷臣因得书所闻以投掌察者。”这类访单还能够匿名填写,“吏部收回访单,比填注交纳,各不著姓名”。这类“访单”调查法近似当代绩效考评中的同事考评,如果应用恰当,对于考评成果的公道性和精确性是无益的。考评成果出来后,还答应被考评人申述,并接管监察官员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