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饭,夏氏打发孩子们都回屋歇着了,这才让人上了茶,对花媒婆也没多客气便问道:“婶子之前饭桌上说的话是何意?还请婶子明示。”
花媒婆也没提陈家那档子事,而是拿了针线也跟着一起做活,有花媒婆这张巧嘴在,这边更是笑声不竭,人也越凑越多。
送走花媒婆,夏氏就坐在厅里想着对策,张氏等人陪着,晓得主母内心有事,也不出声。
姜家的菜没有大鱼大肉,却能吃上新奇的菜,在这时候也是可贵,也得亏了他们在后院种的那些菜,固然被大雨打碎一些,存活下来的还是大半。
说着说着就说到陈家,固然陈家阵势高,宅子也修的安稳,没有在水患中产生不测,但陈家被打劫这件事能够说是大快民气,谁让他们为富不仁了?
夏氏正带着一群妇人赶制棉衣棉被,这是朝廷发放的任务,沿岸很多人家都被大水冲走,眼看大雨过后气候渐冷,如果没有棉衣棉被怕是要把人冷坏了,但要等着朝廷发放这些物质还不知要到何时,就策动百姓帮着想体例。
人一多了,不免就要说到比来的一些传闻,除了对朝廷和皇上歌功颂德,身边能拿出来讲的事天然也很多。
花媒婆找到夏氏时,夏氏正在树下与村中的妇人们一起缝制棉被。见花媒婆过来,妇人们都忙着打号召,不管花媒婆此人见评如何,家中有儿有女的不免将来要有求于她,天然是热忱的很。
夏氏想:固然陈家可爱,但只要拖得了一时,姜家就要进京了,陈家再有手腕还能把手伸到都城?只要在他们分开之前不惹出是非就是了。
又因花媒婆是花旺的姑姑,常日见着了也不会冷着脸。
只是,一个小小的陈家就能逼得姜家人无能为力,到了都城传闻有权势的人满大街都是,以现在姜云浅的才气,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打她主张?
花婶子叹了口气,“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你家但是生了个好闺女,让人家一再惦记。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可像陈府那样的人家还是把稳着才是。”
就是颠末之前翟翠枝的事,连翟家人都跳出来替姜家人说好话,别人更不会没眼力见地拿这事来讲事了。乃至有人如果提起这件事,立马就会有人眼他急,现在的姜家在别人眼里就是崇高的、不成侵犯的。
夏氏神采僵了下,想到自从买了花旺家的地和屋子以后,花媒婆对他们一家开释出来的美意,便笑道:“花婶子看得起我,不过添双碗筷的事,有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