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想到,李朝国运,仍然未绝。

……

宋长生将姜氏生前所留的这最后一道懿旨,一字一字地念了出来。

来往多年,知他出身卑贱,野心勃勃,但汉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他却始终还是看不明白。

攻陷西狄,夺回西域,杀入河西,最后踏平中原。

端王带着世人焚香膜拜,净手后,亲身上前,开启匣盖。

“帝又自责,言其当日急怒,心智昏蒙,乃至铸错,令秦王负屈衔冤。现在自知大限将至,考量再三,秦王实宽仁厚爱,英才大略,必能守宗庙,固社稷,故立下遗诏,欲传位于四子秦王。”

此次南下出兵,肃霜汗对战局判定悲观,私心也是怀了几分防备,故出战之前,便就未曾筹算重用他,刚好也是他本身奉上来,临战之前,和一宝贵族起抵触,伤了对方,他便将靡力扣下。这回不敢再冒然出兵,便是怕靡力在背后肇事。

这就是他的目标。

姜氏之棺,表里四层,最外一层,是为大棺。

明宗在位四十多年,在场的很多大臣,对他的大印,再熟谙不过。

他话音落下,殿前寂静了半晌,随后便有大臣感而拭泪,念太皇太后临终,竟还如此为朝廷苦心安排。起先是几小我,继而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泣声一片。

这遗诏上的印,纹理光鲜,细节涓滴不差,恰是当年明宗所用的天子大印。

游牧政权本性慕强,这令他们具有了最为悍勇的兵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权力的疏松。不像中原皇朝,有着相对安定的构造和官员体系,在这里,除非呈现一个强有力的极具威望的魁首人物,不然,一旦遭受大的败北,在联盟根本上被推举而出的汗王,便会遭到来自上面各部的质疑,乃至是背叛和代替。

他感喟了一声,沉吟半晌,终究下定决计,唤来身边的已经亲信,命明早发令,完整撤兵,退回王庭。

跪了上百人的殿前,悄无声气,世人皆是侧耳聆听,耳畔,除了宋长生念姜氏遗言的声音,再不闻半点异响。

他觉得李朝运衰,统统都已筹办好了,因而策动了这一场范围庞大的南下之战。

在他的假想里,铁蹄之下,李朝将遭受河西沦陷、北方沦亡的两重失利。而在他们的亲信之地,沈D也会为他们插上一把锋利的透心之刀。

几百年来,从无例外。

他不甘心,但是,即便他现在还能够再构造兵马卷土重来一次,他也没有信心再持续打下去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