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之末,盖有两枚大印。一为国玺,一为明宗大印。
世人屏声敛气,看着端王捧出秘匣。他翻开,谨慎翼翼地从中取出一幅卷轴,摊开在了祭案之上。
姜氏之棺,表里四层,最外一层,是为大棺。
来往多年,知他出身卑贱,野心勃勃,但汉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他却始终还是看不明白。
姜氏在懿旨中说,她当时慎重考虑过后,以皇次子晋王成年,平日无不对,天子越长立幼于礼法分歧为由,禁止明宗传位秦王。而这些年,目睹国度朝廷之各种变局,临终之前,思当年之虑,是非当然难以结论,但本身当日之举,却何尝不是果断。
而内容,也如姜氏遗言所讲,明宗意欲传位四皇子秦王。
但是现在,当听到他已身故的动静,肃霜汗走出大帐,立在外,了望着面前夕幕之下那望不到边的一顶顶帐篷和远处随风模糊传来的战马嘶鸣之声,心中还是生出了一种兔死狐悲般的悲惨之感。
两名宫卫架起长梯爬上去,公然,自匾后的一方空间里找到一只乌檀木匣,上面人接过,拭去浮尘,捧到了临时设的一张香案之上。
肃霜汗一惊,倏然转头,见四周火把熊熊,王帐四周敏捷涌来了很多人,火光映照出一张张的脸,皆为各部贵族和将领。
跪了上百人的殿前,悄无声气,世人皆是侧耳聆听,耳畔,除了宋长生念姜氏遗言的声音,再不闻半点异响。
河西和北疆接踵的大败,令他丧失了威望,他已没法再自如变更各部人马了,若再勉强打下去,万一不能窜改败局,必将招致本身的毁灭。
……
恰是传位圣旨的制式。
秦王担当大位,再无半点可质疑之处。
王帐的四周,随了他的这个行动,收回阵阵喊杀之声。
几百年来,从无例外。
他本身便是如此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