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这么好的文怎能不分享,嗯,很难做到,学习再学习!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涵养冲虚,便是出身学问。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古之学者,在心肠上做工夫,故发之面貌,则为大德之符;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君子之心不堪其小,而宇量涵盖一世;
、有感化者,器宇定是不凡。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世事骚动处,要闲得下。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
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
六合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澹泊是养心第一法。
怠隋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和顺。
心一固执,万事不得天然。
戒甘旨,甘旨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小人之心不堪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处窘境心,须用开辟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怠惰时一检点,猖獗时一检点。
祝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