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法100金句[第1页/共5页]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分歧度。问:神妙安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成为。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ˇ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照应,字字接贯,前后摆布,自能一气相生矣。

(7)古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天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99)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91)未曾处置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100)赵孟頫得温雅之态,然过于妍媚。--摘自收集

(37)笔划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57)唐朝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别离。

(86)谨慎安插,大胆落笔。

ˇ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ˇ

(41)宾主、把持、开合、真假、顺逆诸法,能够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展开。

(83)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成及。

(54)字越小越要清楚,稍留纤毫残余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太小,虽清不腴。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给本身的天下一片阴沉;

(92)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机器;欲其圆,易世故。此中动静,最宜微会。

不管气候如何,

(51)残余未净而遽言浑厚,不成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亏弱,乃向浑厚一起写去,方妙。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