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法100金句[第4页/共5页]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照应,字字接贯,前后摆布,自能一气相生矣。

ˇ

(7)古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天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分歧度。问:神妙安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8)黄山谷曰:“诗不成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成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89)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之款识,神情浑厚,能够助人。

(7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成知。

(27)作楷最重宾主清楚。比方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皆宜。书亦如之。

(5)清心寡欲,字生精力,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99)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76)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活力。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84)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有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ˇ

(32)书无定法,莫非天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天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66)褚书高超,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挪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94)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

(95)颜柳得寂静之貌,而失之板。

(86)谨慎安插,大胆落笔。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37)笔划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