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唐的财税自肃代年间以来,户部度支司掌西部财赋,盐铁转运使掌东南财赋,而后杨炎为相,行两税法,将东西财赋重新收归户部;但是杨炎身后,现在韩滉为宣润镇水兵节度使,自包佶手中夺占江淮盐铁转运使为己统统,还收取刘晏主财计时所设的各巡院,现在度支和盐铁再度平分天下,乃至有盐铁独大的趋势。
很快,天子的情感平复下来。
按陆贽的观点,为对于西蕃,搞那么多方镇没有需求,相互掣肘,号令不一,遵循他所说的,便是“一国三公,十羊九牧”的内哄局面,而对应西蕃的军制呢?它就比我唐现在的军制要优胜,赞普手握五如六十一东岱的本部军,然后在国度四周设五个大道,每道设一大论,专掌挞伐守御,大论练军,每逢战事就在本道“大料集”,可动员统统人力物力财力和我唐交兵。以是陆贽建议,我唐也设“四大元帅”。
这个建议,让高岳心中感到不快。
青苗钱归谁管,答案是御史台。
没错,是御史台管着这笔钱。
最后天子踌躇再三,还是开端在口头上做出承诺,不过要假以光阴,最起码等唐蕃再次翻脸再行此议不迟。
天子便问,这两税钱和斛斗米有判度支专掌,东南的盐利等有盐铁转运使专掌,那这户部钱呢?
剑南元帅,掌西川、东川、巴南各州。
“唉,陛下——捕风捉影之事,不成多言。”李泌很淡然地打断天子持续往下说,他的那双丹凤眼看着仍在冲动的李适,内含的意义是,你现在有体例扳倒韩滉吗?
户部钱最首要的来源,是青苗钱。
这文武兼备的大臣,将来舍我其谁呀!
固然天子有所保存,但在场的四位臣子还是长舒口气——这类成果,对与李适周旋多年的他们来讲,已是很可喜的进步了。
“韩滉在朕播迁奉天时,不出兵勤王,反倒拆毁梵刹道观,专断增修石头城,内藏粮秣甲兵,似有......”公然一提到韩滉,天子就悲忿源源而生。
所谓的青苗钱,说白了就是公开的地步附加税,肃代期间国度经济困难,便要求百姓每亩田分外交纳三十五文钱,这便是青苗钱,厥后虽推行两税法,大要上说在两税钱外不分外收取一钱,但青苗钱这个税种还是保存下来。
对此陆贽涓滴不惧,直接要求天子在各道节度使上,再设一层统制机构,即“元帅”。
职田这个观点,高岳在主政兴元府时体味过。京畿的职田是京官的俸禄构成之一,而各州府也有职田扶养外官。不过一样是肃代期间,为补助军需,要求京官和外官所得的职田米,都交纳三分之一给国库,不便运输的话就折算成钱,这便是“职田钱”,厥后也成为个定规,相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