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落得万隆帝钦赐辅国大将军外,还领了西府经略使一职,能够武将之职代行州府民事,高傲甘建国,这般集兵权和官府权柄于一者也不算多见。
州中除重修的旧制衙门,新立大理、大监、大法三司,一者主乱法科罪之事,二者主行监究问责,追拿作奸不法之人,三者精研法度之策,三司相辅相成,却又各自为政,皆由知州统领其下。
狄州被西戎侵犯多年,除了三座大城和十一小城稍好些外,村庄当中,已是人丁希少,百姓或是逃入了天水和沙湖两州,或是被西戎士卒强掳而去,卖与别处,再者或已只剩一片白骨。偌大一个狄州,居地百姓不敷卓州的十之一数。
狄杰麾下诸将闻及此事,都暗自咋舌,不想万隆帝竟然如此信赖李落,若换做别人,恐怕早就被视为心胸不轨之辈了。
李落回军之时已是暮秋,狄州转寒,全军高低除戍守之事外,各部将领各司其职,犹是术营最为繁忙,不但要划地立城,按着李落授意,还要制作一些水利之物,不过军中确有大才,很多已失传的摇车水调器具,竟然重被制作了出来,便是敷裕如大甘中南之府,也不见得有这些物件。
李落见状,并不为意,命军中术营筹办农耕之地,军中士卒抽出数万人,补葺农田,安宁民气。复又与军中大将议定,在漠下城与新野一线,筑边关要塞,数月以内,已见雏形,狄州百姓见军中如此大动兵戈,才垂垂信赖面前这支大甘军队并非如以往普通,是要在狄州守住大甘边陲,这才压下心中担忧,和军中将士一起重修宗族故里。
狄州四境多数重回大甘之手,不过临夏城尚在回蒙把持当中,漠上城被蒙厥侵犯亦逾数十年,众将商讨,当今之计,不宜复兴战事,军中高低涵养调息。
雄师入关以后,诸将并未懒惰,西府战事刚落,西戎虽说已不敷为患,但仍有回蒙,回錾以及雄踞塞外的蒙厥诸国。
军中定议,露水以北,重拾农耕,凡是百姓开垦之地,狄州官府三年以内不收一分一毫,并拿出一些军饷,采购耕具和粮食种子,一应牛马等物也由军中划拨,租给百姓,房钱寥寥无几,三年以后再行按大甘最低的税赋收缴。
青桑随李落一起入关,安息了两日,第三日便告别李落,往天水州而去。
李落、狄杰和军中诸将商讨,狄州弃和天水沙湖两州相接战线,袁骏代丁斩和付秀书两将,领军三万,驻守漠下城。周临寒率军三万,驻守新野,时危率部返回贯南。刘策屯精兵五万,扼守鹰愁峡,后军仍由戚邵兵和邝立辙所率,撤出沙湖双峰营,以驼城旗凉两城为依,确保赋税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