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亡国之臣[第3页/共4页]

刘宇亮张四知等一众阁臣都鼻眼观心,任凭天子如何生机,都像沒事人普通。但有人却忍不住了,礼部尚书范复粹终究忍不住站了出來。

“‘天灾’一说下官不敢苟同,杨阁老若不以雷霆手腕镇服那些阳奉阴违之徒,到了战时军令不出总督行辕,还拿甚么和鞑子兵戈?让各方的巡抚总兵们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又如何与强大的鞑子对抗?”随即这位年青的御史又冲丹墀之上的天子躬身一礼,毕恭毕敬的道:“以臣所见,辽西之败不在杨阁老整肃军纪,而在于东虏过于强大……”

面对当朝重臣的指责,那青袍御史面无惧色,仍旧侃侃而谈:“若在草包身上天然不可,可杨阁老之功劳有目共睹,安定中原流贼后携大胜之威北上执掌蓟辽,谁敢说朝中另有出其右者?”

并且有一点更让朱由检非常对劲,杨嗣昌固然以轰隆雷霆手腕立威,却并沒有擅杀一人,相对來说手腕还算暖和,这都是保全大局的表示。可落在朝中大臣的眼里,如何就都成了“天灾”?

朱由检剑眉倒立,刀子普通的目光超出了刘宇亮张四知等人扫向了范复粹,他沒有重视到几位阁臣们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但眼下可不是究查重臣任务的机会,朱由检对此次大朝已经绝望至极,大臣们除了一个范复粹跳出來搅合一番,竟然沒一小我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大臣们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多出一下,面对天子的连声诘责,非论是否对情势了然,谁都不敢在此时站出來说话。遵循上面这位爷的脾气,上面的臣僚多说话官丢的便更快,多做事脑袋就得掉的更快。

青袍御史的话固然多有言过之处,但朱由检以为大抵还是不差的,如果连杨嗣昌都成了草包,这大明朝另有不是草包之人吗?但这并不能让满心忧愁的大明天子表情有所好转,非论如何辽西的局势是不成挽回的腐败废弛了,东虏要比杨嗣昌强大的多,另有那个能來力挽狂澜?此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孙承宗,可孙承宗已经风疾不能视事物,残弱之躯如风中残烛又岂能在接受战阵之苦?

此言一出当即引发了群臣一阵嗡嗡群情之声,孙鉁不是别人恰是关宁锦防地的缔造者孙承宗之次子,就在不久前才被天子破格擢拔为宁远巡抚。范复粹的这个控告,不成谓不严峻,开端另有几个大臣筹办跃跃欲试与其辩论一番,但闻言以后都消停了起來。不但是大臣们,就连朱由检都由不得不正视,毕竟孙鉁除了是孙承宗之子的身份以外,他对这个年青人的印象实在不错,识大抵顾大局,如果说此人也做那等推委扯皮之事,他是千万不信赖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