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端,再说妙懿此时已经跟着丫环在后院安设下了。伯爵府的大小院落不下数十个,除了主院“松涛斋”由张家的老太君居住外,张家的五位老爷太太别离住在主院四周的院落里。此中三老爷佳耦住在东南边的“檀香居”内,一共十来间屋子,小巧高雅,妙懿就被安排住在了后罩院的一处房舍内。只需颠末抄手游廊,再过一个穿堂就能到梁氏的正房,来往存候很便利。
这边厢送走了侄女,丫环撤去残茶,重新用描金托盘端上香茗。梁氏也不饮,只在手里玩弄着茶盏。一旁服侍的大丫头秋桂见她眉头微蹙,非常殷切的安慰道:“太太不必担忧,侄蜜斯的房间一早就备下了,呆会奴婢就去跟她们交代清楚,侄蜜斯是太太的娘家人,她们定不敢躲懒的。”
妙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胡思乱想,最后把心一横,暗道:“梁妙懿也梁妙懿,前有狼,后有虎,你光晓得怕有甚么用?既来之则安之,需得缓缓图之才是。”想着想着,也不知甚么时候含混了畴昔。
一想到大堂伯和堂伯母的嘴脸,妙懿禁不住好笑。怀珠走过来道:“床已经铺好了,蜜斯快去歇息吧。”
秋桂谄笑道:“也就是太太管着家吧。说句打嘴的话,若还是二太太管家,现在说不定连米都吃得上吃不上了。”见梁氏面上终究露了笑模样,又趁机进言道:“慌乱一晌午了,太太还未端庄吃东西呢。我这就去小厨房把一早炖下的鸡汤端来,内里放了好些参片,还是从舅太太前次托人送来的老山参上切下来的,要趁热喝了才最滋补。”
妙懿听出梁氏的话中有气,乖顺的低头受训。
母女俩头一个便想到了数年前粱父曾为妙懿定下的一桩婚事。那家人姓李,当年在平郡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家资巨富。因梁、李两家比邻而住,来往频繁,一来二去的便都生出了些意义,筹算结为亲家。现下独一的难处就是李家厥后因为一些事情搬去了都城,两家断了消息。按照李家亲戚们所给出的地点,田氏曾写过数封信任人送去,却均未收到覆信。看着孝期将过,另有不到一年的时候妙懿就要及笄了,亲戚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才逼得她终究下定决计,做出了进京的决定,在遁藏风头的同时,寻觅李家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