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见的瓷器青铜器等古董的样式[第2页/共4页]

提梁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便利,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朝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种类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天字罐――罐的一种式样。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字,故名,明朝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

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朝龙泉窑、定窑亦烧造,外型有所窜改,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清朝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种类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贲巴壶――壶的一种式样。磨盘口,细颈,曲折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

背壶――壶的一种式样。鸡心钮盖,小口,短颈,壶体圆形,腹部一侧隆起,中间部位凸脐,一侧扁平,肩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穿带背起,故名。明朝永乐、宣德晾德镇窑已有烧制,种类有青花、白釉。清朝有仿造。

双鱼洗――洗的一种式样。板沿口,浅腹,圈足,洗心有凸出的双鱼装潢,故名。宋、元龙泉窑盛烧青釉双鱼洗。

鸡冠壶――壶的一种式样。辽代的壶式,因壶的顶部很像鸡冠,故名。扁体,下腹部肥硕,上部有管式短流。产地在辽宁省的阿鲁科沁旗、赤峰及辽阳等地,种类以黄釉、白釉及绿釉居多,具有浓烈的契丹民族气势。

石榴尊――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伸开的石榴果,故名。清朝雍正景德镇窑始烧,种类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

桃式洗――洗的一种式样。浅体,形如半个桃子,故名。宋朝龙泉窑、官窑均有制作,明清时景德镇窑、宜兴窑亦有制作。

盘口壶――壶的一种式样。盘口,有颈,四系或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流行的一种青瓷成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加,腹部由圆生长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成桥形,后又变成条状。

观音尊――尊的一种式样。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朝康熙景德镇窑创制,种类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