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市场上常见一种具有中等绿色(其深浅有所窜改),呈半透明状的串珠(也偶有雕镂成摆件),因为有必然的绿色,代价又不高,颇受很多密斯们的喜爱。这类串珠究竟是甚么呢?扣问卖主,他答复说“这是印度出产的东陵玉“。东陵玉,亦称东陵石,最早产于印度,故别名“印度玉“。中国河南亦有产出,有人称之为“密玉“,但是精确称呼应为耀石英。东陵玉与翡翠分歧之处有:
2.软玉呈油脂光芒,无翠性。
3.比重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24~3.43)轻很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57~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很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较着的轻飘感。
2.仰仗放大镜察看,澳洲玉绝对看不到翠性。
1.用透视光,可见东陵玉内有平行摆列的绿色铬云母片。侧视之,常构成一条“绿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察看,绿色铬云母闪现红色。
1.澳洲玉的色彩承均匀,呈生苹果绿,很少深绿色,很像塑料。
4.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色彩不会变红色,但在十倍镜下可察看到染色剂存在,即色彩很浮,是染色的征象。
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呈现一种绿色素净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很多人,觉得它是“可贵的初级翡翠“。这类玉石究竟是甚么呢?这类玉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称呼罢了。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贩子,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鸿沟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称呼。马来玉实在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比拟存在较着的分歧之处:
澳洲玉,又称南洋玉,因盛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因为色彩翠绿,颇得人们爱好。它有必然透光性,颗粒细,代价较低,曾经利诱了一些人。实在它是一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澳洲玉严格来讲不能称玉,应是绿色的玉髓,它的表面颇似翡翠,但与翡翠分歧之处有:
2.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3.24~3.43。
平常糊口中的辨识普通用不上折射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