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证明康德拉对于意大利170万雄师的惊骇是多余的了,面对70万意大利雄师的打击,奥匈帝国摆设在第一线,只要两个师不到3万人的蒂罗尔处所弓手师竟然在卡蒂山区获得了一场大胜,击溃了意大利两个个人军近40万人的打击,上演了战役史上的一个异景。
“伊斯特里亚至公”号高大的舰桥更合适李海顿来自后代的审美情味,这艘兵舰起码从表面上看起来比舰桥略显低矮的“联合力量”级雄浑威猛很多。三联装的主炮塔是帝国水兵的高傲,在这个天下上,没有谁能够象斯柯达兵工厂一样具有如此多的制造三联装炮塔的经历,即便是英国人目前也没法研制出合格的大口径三联装炮塔机构。
午餐过后不久,在几辆装满宪兵的军用卡车保护下,李海顿乘坐一辆玄色木质车厢的梅塞德斯汽车从水兵司令部赶到了船埠。此时,一艘体型庞大的战列舰正停靠在船埠,它根基上已经完成了补给,正在筹办返航,一些水兵和工人在军官的监督下正在撤去搬运物质的临时栈桥。
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正式和协约国签订伦敦和谈,规定意大利参战的酬谢不但仅是上述地区,还包含伊斯特里亚半岛,达尔马提亚地区,发罗拉和德国在非洲的几块殖民地。
手机用户请到m.浏览。
以他沉着沉稳的本性足以胜任一艘主力战列舰的批示官,当然,作为旗舰,他需求服从于霍尔蒂中将的批示。
团体深灰色的涂装仿佛能给人带来一种持重的感受,但昂扬的10门380毫米主炮却足以令统统与之敌的人感到深深的惊骇,整艘兵舰即便是悄悄地停靠在水面,也具有足以毁灭统统的可骇力量。
至于塞尔维亚一线,他们已经被打残了,在保加利亚向协约国宣战后,早就没了威胁。李海顿也懒得管它,他对啥矿产也没有的塞尔维亚和希腊实在不感兴趣,也舍不得将贵重的兵力用在这个方向。
等李海顿分开维也纳再次回到的里雅斯特时,已经是7月27日。
对于这件事,威廉二世固然不肯意,但也不好说甚么。
兵舰飞行在海面上,显得非常安稳,仿佛都感受不到它的闲逛,李海顿站在舰桥上,满怀自傲地胡想着当英法两国那些只设备了305毫米主炮的恐惧舰在见到这艘超等战舰时的景象:他们会四下乱窜地逃窜呢,还是会英勇地冲上来送命?
李海顿已经决定从俄国火线抽调回三个主力个人军到南线,博洛耶维奇的第3个人军已经撤回到了加利西亚,开端登上返回的火车。用不了多久,李海顿就能对意大利构造起全面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