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异途人才,即未入宦途之充裕多余之士子,所谓“补科目所不及”,即于科举以外,另辟入仕之路子。此举实乃稳定民气,稳固国本之举。

噶罗巳做为大清与澳洲的中转站,今后不但要驻扎南洋舰队,并且也是征南洋诸藩国的基地,贞武命令大建仓顾,以备中转之需。

国初平三藩,收台湾以后,天下归心,四海升平,人丁随之猛增,缙名流子数量亦随之急剧扩大,然各地之府学、州学、县学却数十年无所增加,不能退学便断绝了科考入仕之途,大量缙绅后辈是以而游手好闲,椎鲁浪荡,兴灭词讼,果断乡曲,抗官扰民,为害乡里,这是其一。

说着,他又看向施世纶,问道:“天津何对方能解冻?”

听到这里,贞武已是明白过来,康熙之以是开捐纳官是为了拉拢泛博的缙绅阶层,以稳固统治根本,再则,搁置纳官也是对汉人士子缙绅的一种赔偿,根子便在‘官缺制’上面。

其二则是退学之士子亦因科举登科名额有限,三年一科,每科登科名额不过三百余人,对于数以万计的士子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旗人尚能通过笔帖式入仕,民人却唯有科举一途。

贞武凝神想了半晌,终是记起康熙在安定‘三藩之乱时,曾经说过的‘创办捐例不但为了筹饷,还在于汇集异途人才,以补科目所不及。,这句话,这是他每日夙起读前朝历代天子的《圣训》和《实录》时偶尔看到的。

次日上午,贞武便收到了来自噶罗巳南洋总督陈鹏年的鸽信,南洋因为间隔悠远,又是海路,隆冬时有风暴,是以在通信方面主动生长鸽信,二年下来,已是颇具范围,信鸽由噶罗巳至广州,再由广州转至京郊,三天便可至,为稳妥起见,每次飞鸽传信皆是5、六只同放,极少有失,鸽信皆用暗码誊写,每一字也独一米粒大小,倒也能写下很多内容。

皇上登记改元,恰逢大旱,朝廷又十数年未开捐例,对此次输捐佼佼者,赐与虚衔封赏,亦能彰显皇上恩德。”

此封鸽信天然是与赈灾粮食有关,陈鹏年在信中禀报首批五十万担稻米已经动身,第二批稻米也已谴人去暹罗、安南、广南、占婆等国采办,随信又将噶罗巳仓顾的修建环境简朴的汇报了一下。

贞武不由悄悄苦笑,这年初的天子也不好当,稍有天灾,天子都脱不了干系,这雨,他还非得去求不成,钦天监推断要到三月尾才降雨,他若不去求雨,持续干旱,他必遭千夫所指,略一沉吟,他便点了点头,道:“都城、天津,乃是流民堆积之地,海河截弯取直乃以工代赈之浩大工程,朕实不放心,都城的勘察队已经解缆,今明两日必至天津,安排安妥,朕便出发回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