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负圣恩[第1页/共4页]

张凤翼惊骇崇祯再命调兵,忙分辩道:“皇上不必忧心流寇南犯,可命凤阳巡抚杨一鹏移镇凤阳,与驻防泗州的巡按御史吴振缨觉得犄角之势,摆布照应。臣再飞檄给山东巡抚与操江御史,严守关键之地,教流寇知难而退。”

莫非要朝廷丢下脸面去登州将那国公的爵位硬塞给施大勇不成!

“臣领命,定不负圣望。”

吴振缨本是温体仁的同亲姻亲,在温府做过量年的幕僚,温体仁升为首辅,给他在都察院谋了官职,方才放外任凤阳巡按御史不敷一年,衙门设在泗州,是凤阳巡抚的僚属,但凤阳巡抚兼着总督漕运,漕运总督府衙设在淮安,凤阳府的大小事件便由巡按代为代理,如果巡抚衙门移到了凤阳,吴振缨天然会有很多的掣肘,温体仁故意包庇,问张凤翼道:“你安知流寇会知难而退?有如此的掌控,不是为哄龙心高兴吧?”

侯恂却道:“臣闻施大勇以登州、旅顺为底子,如果能调其离登旅,则其部必将如无根之萍,朝廷控其粮饷,则其必将与流贼决死斗争,胜则朝廷大喜,败则亦无损朝廷。此驱虎吞狼之策,虎狼相争,终究得利的是朝廷啊,皇上!”

凡是登州的奏疏都压下,凡是登州的事都压下,凡是登州的人都压下,就当没有产生,归正摆布不过一个登州,任那施大勇折腾破了天,也损不了大明的根底。至于那旅顺,摆布也是东虏丢出来的,和大明有何干系!

两年来,御史弹劾施大勇拥兵自重的折子但是一封接一封的,侯恂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两年来,朝野高低但是当施大勇存在过?

现在侯恂当着天子的面又提到施大勇,温体仁和张凤翼神采天然不会都雅。

说得好听些,那施大勇是奉调不奉诏,和那祖大寿普通德行,明面上还是大明的兵马,可说得不好听些,施大勇拥兵数万,不思为君父分忧,反而在登旅频频擅权,更大言不惭的自请设登旅巡抚,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何时大明的巡抚由一武将兼任了,还是这武将上表朝廷自请的!

崇祯神情有些欣然,话语也多有悔怨,虽沒有责备之意,张凤翼听來却惊出一身盗汗,若皇上觉得自家是替杨鹤、陈奇瑜讨情,愤怒起來,不堪假想,仓猝噤声。

张凤翼答道:“太祖高天子当年特设中都留守司,下辖凤阳、凤阳中、凤阳右、皇陵、留守左、留守中、长淮八卫和一千户所,共有班军、高墙军、操军、护陵新军六千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