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形势好转[第3页/共3页]

此时北方唐军各部守势还是,并得潼关战役的逆转鼓励,守势更猛。

御史中丞程千里、临淮节度贺兰进明诸部也给叛军带去了很多威胁。

颜真卿部也在闻知郭子仪、李光弼部连番大捷后,主动反击,并筹办与郭、李两部汇合。

两边在常山四周相持四十余日,李光弼不能支,向郭子仪垂危。郭子仪率军抢救常山,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十余万人,九门一战,大败叛军。右武锋使浑释之之子、中郎将浑缄射杀史思明部下大将李立节。史思明率残部向赵郡方向逃窜。郭子仪和李光弼离部急追,并随后攻占赵郡。

杨晞记得,小时候被阿谁爱好书法的父亲逼迫练羊毫字的时候,他练的最多的就是颜真卿的字贴,甚么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都临摹过,他穿超出来后的羊毫字也有颜体的气势。

被朝廷任命为御史中丞的原清河县令张巡率麾下将领许远、雷万春、南霁云振守睢阳渠冲要雍丘,以数千兵力与叛军数万人对抗,竟然没让叛军占到多少便宜,还通过奇袭、固城而守等手腕毁灭和击伤叛军数万人,紧紧守住雍丘,使得叛军不敢放大胆进军。

朝廷新任命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部从井陉东进,与叛军打仗后连番得胜。

郭子仪、李光弼在击败史思明部后,持续东进,主动寻叛军主力决斗,守势很猛,筹办先光复东都洛阳,或者直接攻取范阳,不过朝廷并未同意了郭、李两部进犯范阳的打算,而是令他们持续向东南边向进发,目标还是洛阳、长安方向。

朝廷改授李光弼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与郭子仪一道退守常山。,史思明汇集溃部数万随后跟进,安禄山令蔡希德率两万人,牛廷玠发范阳等郡数万人救济史思明,但被郭子仪和李光弼击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