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天大事都好说[第1页/共5页]

方英又说郑经早在耿家派使者到台湾前就已经晓得大元帅起兵反清,因为大元帅是同时往东南派出的使者。

调剂战略是个“和稀泥”的体例。

另一方面同时承诺耿、郑两家要求。

耿家若不反,郑经想共同吴三桂也无从动手。

王五大吃一惊,因为郑、耿两家合作抗清仿佛才一个月!

因了这层干系,吴三桂待方英也是如子侄对待,非常正视。

喜好抗清请大师保藏:抗清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这一点获得了耿家使者的证明。

真是怕甚么来甚么。

“代表大元帅出使台湾的是原藩下左营听用官施德恩,此人还是我歙县老乡”

与郑军交界的耿军也敏捷防备,制止郑军发难。

王五听后点了点头,也就是说耿家割给郑家的地盘固然只占福建全省四分之一,但倒是福建的精华地点,不得不说耿家这手笔真就大的很,诚意也真就足的很。

两边隔着十万八千里。

王五估摸环境能够就是如许,这就是没有及时通信的坏处。

刚从外埠赶回荆州插手整军的徐霖一脸不觉得然道:“豪杰子倒是豪杰子,就是未免傻了些吧,不说漳州、泉州这些地盘,就说这两百多条战船,他耿家本身不会打造海军么?”

吴三桂被耿、郑两家的冲突闹的头都大了,为大局着想当然不能让耿、郑这两支抗清兵马相互进犯,便派礼曹钱点到福建做两家调剂。

说白了,郑家不肯再与耿家合作,此后只愿与吴三桂结合共扶明后,规复明朝基业。

几近是不加思考的王五便叫来曾经去过武昌的张鹏羽,叮咛他道:“你跟张大人讲,只要他能帮手尚之信渡江南下回广东,封王的事包在我身上,三太子的事我也亲身去同吴三桂谈!”

郑经方面说收到耿家起兵聘请后,就派大将刘国轩率人登岸,从耿军手中领受割让的漳州、泉州等地。

郑军好处在于海军,于步战稍短,故而但愿吴军能够出兵共同。

代表郑经前来吴军处的使者陈永华称台湾只遵大元帅檄布,也愿奉大元帅为盟主,复大明三百余年之基业,廓清东南之半壁,但毫不肯屈就耿藩之下。

是以时并不知实际主持耿军的是耿精忠这个世子,而不是耿继茂,故而王五将对耿家的夸奖都给了主动“退居二线”的耿继茂。

耿精忠接到刘进忠手札后,当即派总兵刘炎统兵援助潮州,欲让二刘共同于广东乱局中争夺抢占更多地盘。

吴应期这一起还负有照应广西孙延龄的任务,就是孙延龄如果不能处理柳州马雄,需求时候吴应期也要进入广西助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