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枕(甲)[第1页/共4页]

可更让冯不过惊奇的是,廖焕生拿着那镇纸,七拐八拐出了潘故里,往东北方向走了出去。那年的潘故里大门出来,沿马路往北走几步,临街有一片装修的比较初级的店铺,是专门欢迎那些老外和港台富商的铺子,虽说也一样卖些仿货,但内里也有些代价不菲的真东西。

山东男人接过钱,数也不数直接揣进兜里,把镇纸重新用报纸包了,递给了廖焕生。廖焕生谢了两句,夹着东西走了。两个山东男人看他走了,东西也不卖了,破褥子一卷,怱怱地分开了市场。

那是九四年春季,冯不过天刚亮就去潘故里转悠。前些天有朋友奉告他,早市里有几个山东过来的农夫,手上在出一些来路不正的货,有瓷器,有玉器,有石雕,另有几个镇墓兽在卖,估计是刚倔了个宋朝的古墓,东西规格不低。

冯不过心想,此人买东西砍价的本领真是不得了,先把底探清了,既不恐吓,也不威胁,还让卖家乖乖地便宜脱手。但这必然是打通了山东人的朋友,不然,如何能判定出来那些人手里都有甚么东西?民气机周到若此,可就不是普通人了。

冯不过故意和廖焕生交个朋友,就远远地跟了上去,想找个机遇搭个讪,聊一聊。

廖焕生较着不是去串铺子的,他很快拐进了一家叫齐古轩的店里,这店门脸不大,在这街上并不起眼儿。铺子的掌柜较着与他熟悉,看了看镇纸,点了点头,回身就去抽屉里拿钱。

但这些日子,冯不过常带一名叫廖焕生的理工大学教员过来,这小我我之前从没见过,冯不过对廖教员非常尊敬,以他的家学再加上心高气傲的性子,他推许备至的必然是少有的圈内妙手,可恰好这廖教员仿佛对文玩兴趣不高,很少掺杂进老徐和冯不过他们的清谈,倒是对哲学非常有见地,爱翻我家里的闲书,一来二去,也不管在院子里谈天的冯不过,喜好和我在一边聊聊哲学,谈谈汗青。

这圈子里,让我佩服的人未几,一个是颇具传奇色采的马先生。他本来在影视圈混的风生水起,一夜之间扎进了保藏界,手上东西之好之精,快赶上博物馆的藏品。东西多了,干脆弄了个本身的私家博物馆,开了圈子里的先河。更短长的是他汗青知识深厚,谈天讲故事不按套路,一人聊一下午,听者全然没有腻烦感,反倒是越品越有味道。

冯不过赶紧出来,向廖焕生问道,“叨教您这镇纸筹算买多少钱?”廖焕生一愣,还没来得及答复,那店铺老板转过脸来,一脸的肝火,“懂不懂端方,戗货也不能进我店里,你哪的?…呦,这不是冯三爷,稀客稀客啊?如何,您能看上这小玩意儿?”店铺老板转过身,看清了冯不过,立马换了张笑容,并且是发自内心的,如沐东风的笑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