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枕(甲)[第2页/共4页]

冯不过和老许是多年的朋友,天然也是小院儿的常客。

冯不过拿起地上摆的一个半尺来高的陶俑像,高低打量了一下,看外型,看制作工艺,看陶俑破坏断口处的陶土质地,应当是宋朝的东西无误,只是这地上的东西,做工较为粗糙,用料,塑形都不太讲究,应当是个普通富户的墓葬,代价不是很高。冯不过正想问问代价,俄然听到了中间那教员模样的人,和山东男人扳谈的内容,一下被吸引住了。

但这些日子,冯不过常带一名叫廖焕生的理工大学教员过来,这小我我之前从没见过,冯不过对廖教员非常尊敬,以他的家学再加上心高气傲的性子,他推许备至的必然是少有的圈内妙手,可恰好这廖教员仿佛对文玩兴趣不高,很少掺杂进老徐和冯不过他们的清谈,倒是对哲学非常有见地,爱翻我家里的闲书,一来二去,也不管在院子里谈天的冯不过,喜好和我在一边聊聊哲学,谈谈汗青。

廖焕生也不去接那把镇纸,从兜里摸出五百块钱,递给山东男人,“就带了这么多,你看行不可?”

冯不过想想也是,山东人毕竟干得是见不得人的买卖,人家对你手上东西的来路,数量京都儿清,还是坦白一点的好。

那两年,恰是乱世保藏的开端,文玩行的买卖垂垂火爆,拍卖会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琉璃厂的玩家们在都城老许的动员下,没事儿就聚到小院参议交换,喝茶谈天。我固然对古玩这行并不精通,但聊聊一件东西背后的汗青和人物,还是兴趣稠密。

阿谁戴眼镜的中年人就是廖焕生,他明显前一天从那两个山东人手里买了件陶香炉,一向在问那山东人,手上是不是另有一件一模一样的。山东人叹了口气,说本来是另有一个,在家里不谨慎给弄碎了。廖焕生又问他,是不是手上另有个一尺多高的大号铜香炉?山东人一听这话,立即警悟起来,不住的高低打量着廖焕生。

古玩这圈子最忌讳的就是刨根问底,非要问卖家东西的出处。冯不过内心揣摩这教员定是个新手,不懂行里的端方,可看那山东男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既有些严峻,又有些猜疑,看来是被廖焕生说中了,不晓得如何答复。可廖焕生又是如何晓得山东男人手上另有个铜香炉的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