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愿闻言,拿笔的手,并未停下,低着头,细心地打量着刚写好的一幅字,现在她的字越来越像苏世辉了,只是手腕力道不敷,看着没有风骨,形似而神不似。
苏愿看向王氏,王氏的目光中没有猜忌和不信赖,只是渐渐的体贴。
“阿愿,你与东平郡王熟谙?”兰馨苑中,王氏问道。
苏愿晓得,两人皆是为了昨日之事,感觉她受了委曲。
“女儿晓得。”苏愿点头道。
苏雁低着眼睫,深思半晌后,“你先不急着探听动静,找机遇去寻我哥哥,他晓得的定会比我多。”
“父亲?”苏雁不成置信,她晓得,父亲不似畴前那般在乎她了,喃喃道,“不会的,父亲不会这么对我的,他最喜好的就是我了。”
但男女有别,李宴辞送羊毫,反倒不会出错。
她常日里练字,用平常的羊毫就好。
哭够了,沉着下来后,苏雁抬手抹了抹眼泪,看着站在最前面的穿戴桃红色衣裳的丫环问道:“你叫甚么名字,之前在那里当差?”
她是要禁足的,如许也算是变相将柳姨娘一并禁了足。
“将女诫送畴昔,多抄几遍,天然就能静下心来了。”苏愿柔声叮咛道。
她的阿愿还未及笄,有些事情,不焦急,渐渐挑就是了。
苏雁抿了下唇,点了点头,道:“是个见机的,你说你在灶房烧火,那边最是口舌多,可传闻了甚么?”
第二日一早,齐氏院里的嬷嬷来了,送了两匹蜀锦。前脚刚走,胡氏也差身边的大丫环送来了东西。
绿蘅在一旁,也连连点头,“蜜斯这些日子一向在练字,郡王倒是会挑礼品。”
麦冬心中一喜,晓得本身来这里的这个决定是对的,虽说六蜜斯是庶出的,姨娘也不晓得犯了甚么错,可到底是蜜斯,总有一日要出了这宅院嫁人,到时候,她也会跟着蜜斯一起,总比一辈子在灶房里烧火强。
苏愿笑了笑,将羊毫放了归去,轻声道:“先收起来吧。”
“因着郡主的干系见过几面。”苏愿轻声道。
“奴婢叫麦冬,是府上的家生子,之前在厨房烧火。”
“姨娘呢,姨娘去了那里?”苏雁满脸镇静的随便抓到一个丫环就问道。
“回蜜斯的话,奴婢名叫桃红,三日前刚进府。”
绿蘅闻言,咧嘴一笑,“还是蜜斯想得殷勤,奴婢这就给六蜜斯送畴昔。”
苏雁一肚子的委曲,本觉得回到西府,见到祖母,能好好宣泄一回,可赵氏竟没有见她,只说让她搬去柳姨娘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