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想到一场政变,赵主父与公子章竟双双身亡。
旋即,宋王偃便转头扣问蒙仲道:“蒙仲,究竟如何回事?据寡人所知,赵章与田不禋应当是占有上风才对,如何会事败?”
在旁的惠盎见仇赫如此冲动,便提示道:“当务之急,是想出一个对策。”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宋王偃,见后者微微点头表示,便对仇赫说道:“以我之见,赵国的剧变已然成为定局,且赵王与赵公子赵章皆已身亡,我宋国已无态度再参与赵国,只能尽量与赵国保持当前的干系……是以我建议大王调派使者前去赵国,恭贺赵国的新君安定兵变,趁便看看,这件事是否还存在转机。”
见此,蒙仲赶紧说道:“鄙人蒙仲,蒙邑人士,不知贤兄如何称呼?”
此时,惠盎在旁皱眉说道:“大王,据我弟所言,赵国的新君赵何尚年幼,臣担忧赵国的国政会受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的把持,此二人一贯亲善齐国,恐怕会影响赵、齐、宋三国的干系……”
听闻此言,宋王偃面色阴晴不定地盯着蒙仲,见蒙仲神采安然并无涓滴闪躲,便已知蒙仲所言非虚,旋即忍不住长长叹一口气,摇着头喃喃连说“愚笨”、“愚笨”。
蒙仲并不恶感宋王偃此时的气愤,但也并不害怕,闻言神采孤单的说道:“鄙人劝说过,何如赵主父珍惜名声,不肯落下「夺子之位」的恶名,不肯服从鄙人的劝说……”
要晓得,赵主父与公子章,乃是赵国海内对于「赵宋之盟」的两大支撑者,此中,赵主父与宋王偃了解三十年,相互有着共同的短长;而公子章,则是因为一向获得宋国在背后的支撑,且结婚的女子亦是宋王偃的女儿,故而对宋国始终心存好感。
约莫一刻时以后,听闻呼唤的仇赫便来到了殿内,待瞧见殿内除了宋王偃与惠盎外,竟然还站着惠盎的义弟蒙仲时,仇赫亦感到非常不测。
那名男人很好客,毫不介怀蒙仲的鲁莽,立即将蒙仲请退席中。
次日,惠盎筹办了一辆马车,让蒙遂、武婴一行五人用它先返回彭城。
若换做在常日,他必定会劝说宋王偃,比如说叫剑士相互比试不但华侈人才还华侈国力,与其让这些具有高深剑术的剑士在无聊的比斗中负伤乃至灭亡,还不如让他们到军中阐扬力量,但此时现在,惠盎却没有表情规劝宋王偃,只见他走上前几步,抬高声音说道:“大王,我弟蒙仲从赵国逃回,言赵国产生剧变,赵公子赵章与田不禋起兵夺权失利,扳连赵王雍亦死于流亡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