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咱先把天津道查了?[第2页/共3页]

“黄兄明鉴!盐税如此,茶税、绢税等都是如此,现在你晓得为甚么朝堂之上那么多的文官都喊着要为那些富商减税了吧?因为给富商减税,就是给他们本身减税,就是给他们创收!要不然这些东林党人哪来的那么多纨绔后辈?”

“客岁年底,朝堂上数十位御史、侍郎、尚书联名上奏,说当年夏季大旱,夏季提早,天有异像,乃是人怒乃至天怨,要朕轻税薄赋,以安天下。朕准了,打消了矿税,又减免了茶税等十余税,成果呢?本年入冬不还是还是早?夏天不还是还是旱?”

秦书淮站在一旁,悄悄地听着崇祯宣泄,不发一语。

听到这里,秦书淮轻笑一声,道,“黄兄,要不你归去之前,咱先把这个天津道查了?”

崇祯一惊,道,“盐价300文一斤?朝臣不竭上奏称盐商不堪重负,要朕减税,朕现在减到每引三钱,他们明显可卖每引三十五两,还说利润无几,难不成这制盐的本钱有这么高吗?”

几人缓慢地出了醉花楼,然后趁夜色回到堆栈。在堆栈是安然的,因为就算有官兵清查上来,秦书淮有锦衣卫的令牌,斥退他们就是了。

崇祯听秦书淮这么一说,当即明白了,恨恨道,“这帮赃官贪吏,朕总有一天要将他们一个个揪出来,斩首示众!”

王栋带着一百多部下如狼似虎地冲进百花厅,看到陈天宝正被按在地上暴揍,顿时大吼,“给我拿下,如有抵挡,格杀勿论!”

便呵呵一笑,道,“多谢赵爷脱手相救。”

秦书淮提大调子说道,“300文一斤!也就是说一引盐到了盐商手里,能够卖到三十五两!朝廷从三十五两中抽三钱,连个零头都不到,又岂会影响时价?可见真正举高时价的并不是盐税!”

“这个……朕还真有所不知。”

崇祯重重地叹了口气,“朕不怕受风寒,倒是这大明,怕是受风寒已深了!”

崇祯如有所思的沉吟了会,又问,“秦兄,你觉得大明当如何税收?”

秦书淮毫不踌躇地答复道,“重商税,轻农税,方是修生养息之道。”

秦书淮一看,恰是先前阿谁疯厨子赵去尤。

因而说道,“黄兄,就算那些人说的是真的,你做这些也不会让天下风调雨顺,并且只会招致更多的天怒人怨。”

“起码晋升至目前的两倍。别的,矿税、茶税、绢税、盐税在此根本上再翻番。”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