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校尉都是面色发白,疾声催促:“将军,速下定夺吧!”
左武卫一起疾行,穿越涧谷,攀爬丘塬,沿着仅容一车通过的狭小通道直抵潼关之下。只不过这回防备潼关的守军却不似函谷关那般主动开城投降,让出城关,而是关门紧闭,关上兵马布阵,严阵以待。
副将亦是一脸焦心,点头道:“尚未有动静送抵……将军,等长安的号令怕是来不及了,是战是降是进是退,您得从速拿定主张,不然比及左武卫开端攻城,可就来不及了。”
副将得令,从速调派两个嗓门大的兵卒脱去甲胄、丢下兵刃,去往关下喊话。
一员副将道:“应当是怀化将军薛狐吴仁。”
现在东征雄师想要入关,那就只能任其入关。
毕竟潼关乃是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樊篱,只要超出潼关便是一马平地,以左武卫之勇猛精锐,想要予以反对必须以数倍乃至十倍之兵力,在尚未获得关陇高层受权之时,守关武将不敢私行弃关。
而潼关守军不过五千,关下左武卫兵力达到数万,且皆是勇猛善战之精锐,兵力、战力之对比极其差异,一旦开战,有败无胜。
究竟上,自隋唐以后,函谷关渐被烧毁,潼关“一夫当关”,承担着封闭关中之重担……
战鼓“隆隆”响起,冲天杀气搅动风云、震惊四野。
程咬金倒也并不料外。
两关夹持,遂成通途,不管出关或是入关,都难如登天。
“喏!”
若降,即是将关中咽喉拱手相送,在未知关陇高层之决定的环境下,极有能够背负一个极其严峻之罪名。
当然,也不敢私行开战……
“咚咚咚”城下战鼓声蓦地麋集,校尉俯身箭垛向下了望,惊叫道:“将军,左武卫开端攻城了!”
潼关以北,黄河对岸,便是大名鼎鼎的“风陵渡”,几百年后,会有一个明眸皓齿、钟灵毓秀的女人夜驻古渡,听着旁人讲起“神雕大侠”的传奇,一颗芳心展转缭绕,情素暗生……
河水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若战,结局无庸置疑,必定是打不过的。左武卫乃大唐强军,数十万东征雄师当中属于第一序列,战力之刁悍顾忌也就唯有右屯卫等寥寥几支军队可堪对比。这潼关之上五千兵马皆乃乌合之众,一旦开战,城关沦陷几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