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2章 左右逢源[第1页/共4页]

言罢,命人撤除将司录参军叫出去。

比及李君羡拿着一摞供词出去,两人才意犹未尽的停止争辩。

裁撤坊墙,增加城内的畅通,然后完整废黜宵禁,将会使得长安经济总量、税赋范围暴增一倍不止……

看来今后要谨慎用之,寻一个甚么由头将其辞退……

房俊无语,此等青史留名的大奸大恶之徒,当真别具品德魅力,非同凡人,若非他有“识人之明”,只怕现在也会以为李义府是个热血虔诚、才气卓越的有为青年……

京兆府设有府尹一人,少尹二人,司录参军二人,掌符印、参议得失,品阶与县令相称,但权力则有所不如。何况司录参军只是京兆尹之佐官,附属之阶,天然比不得一县之令主张一方,只要政绩凸起,前程不成同日而语。

李义府神情谦恭恭敬,仿佛见到令人尊敬的师长普通,而不是频频架空打压的仇家,躬身笑道:“关陇背叛,导致时势危厄、国本动乱,吾辈读书人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推戴太子正朔,竭诚尽忠、鞠躬尽瘁,而越国公您转战千里击溃内奸,又驰援东宫力挽狂澜,恰是吾辈之表率。”

待到李义府辞职,马周奇道:“据闻二郎当年卖力监考,与李义府曾有赠衣之恩,还一时传为嘉话。此人才具颇显、手腕圆融,是个能任事的,若予以重用,必成大器。二郎何故未曾保举重用,听你所言反倒有压抑之意?”

李君羡明白,这清楚是包庇房俊,不使其参与此中……

当然,马周也部分承认房俊的观点,感觉某些贸易氛围浓烈、人丁活动大的坊市若能慢慢裁撤坊墙,利大于弊……

“百骑司”的本职就是干这个的,既然房俊不看好李义府,那么总能找出李义府的弊端,而后直接下狱……

一处据点运营日久,前后附近之环境极其熟谙,稍有风吹草动便可查知,京兆府衙役、胥吏都是地头蛇,有这些人帮手抓捕,自可将贼人之警悟降至最低,确保胜利。

“招了?”房俊看向李君羡问道。

若他持续打压,将李义府踢出东宫派系,旁人问及启事,本身莫非要来上一句“王莽谦恭未篡时”?

而坊墙之存在,却形成活动停滞,限定了长安贸易之生长,在商税越来越成为朝廷税赋核心的眼下,使得具有百人常住人丁的长安城并未获得与之呼应的繁华程度。

之前李义府便在他部下任职,为人油滑了一些,但才气卓越,本日才知房俊不喜此人。而房俊一贯以简拔人才而着称,不知多少冷静无闻的青年才俊在他麾下大放异彩,得以重用,却偏看不上李义府,当真怪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