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二章 加九锡、赐王爵、剑履上殿![第2页/共4页]

而文官则分歧,他们自幼苦读圣贤书,深知“民为重、君为轻”的事理……好吧,是因为读书人都出自世家门阀,而世家门阀的好处与皇权在某种意义上是相悖的,皇权照章、则世家落寞;反之,当世家光辉,则皇权暗淡。

李承乾仿佛也感遭到御书房内酝酿着一股激烈的战意,喝了口水压抑一下心中错愕,轻声道:“韩王倒也不必这般狠恶,中书令之谏言实在还挺不错,固然不敷以彰显越国公之才气,却也不能曲解其气度品德。不过既然你分歧意中书令之谏言,以为该当给越国公如何安设重担呢?”

公然私底下与陛下通同好了!

一贯脾气偏软、贫乏主意的天子少有的倔强,诸位大臣不管心中是否定同,现在都只能寂然领命。

刘洎哼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讲了不该说的话,回身对李承乾鞠躬赔罪:“臣一时冲动,口出妄言对陛下不敬,请陛下惩罚。”

李元嘉苦笑:“我何德何能高居此位?一则未曾领兵,再则并无军功,千万不敢担负此任。再者说来,今时本日之三公并无以往之权益,表扬其功的性子更甚于权柄,中书令大可不必这般冲动。”

刘洎却不听这一套,站起家、梗着脖子,义愤填膺、口沫横飞:“陛下谬矣!大唐立国以来,赐任太尉者仅两人,时为亲王之太宗天子,以及率领关陇勋贵帮手太宗成绩大业的长孙无忌!试问,房俊何德何能,能够与这二位相提并论?”

李承乾内心有些虚,正欲开口,只听的刘洎又续道:“……长孙无忌之功劳,放眼朝堂何人可比?陛下对其视如肱骨、推心置腹,可成果便是其贼心炽盛、大逆不道,举兵反叛!由此观之,‘太尉’一职总掌天下兵马、军权在握,非宗室不能胜任!古往今来,殷鉴历历,陛下岂能自乱朝纲?以我之见,倒是韩王殿下更能胜任此职。”

话音未落,刘洎几近跳起来,手指着李元嘉怒叱道:“奸王误国!”

刘洎眨眨眼,方才凝集起来的负气便有些衰减,陛下较着避重就轻不筹算接招,而辩驳君王所能够获得的名誉比拟于辩驳一名宗室亲王,的确天壤之别。

耐烦是有边界的,当大臣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表示思疑、乃至鄙夷不屑,再多的耐烦也会耗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