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第1页/共4页]

李孝恭嘲笑道:“你是中书令,宰辅之首,文官第一,你若不肯意,陛下还能逼你不成?”

房俊指着案上书册,缓缓道:“全部夏季,书院学子游历四方、增加见闻,有多人沿着黄河考查水文,发明黄河水位较之前朝开皇年间的记录,已经上涨了一尺不足。”

李孝恭无语,曾经人丁畅旺、支脉富强的李唐皇室,到了今时本日竟然没剩下几个德高望重之人。

李孝恭感同身受,点头道:“是本王错怪你了,既是如此,那就去干吧,是非功过自有后代评说,问心无愧便可。”

房俊看了他一眼:“题目天然并不在于水位涨了一尺还是两尺,而是其上涨之启事。若不能溯因循果、未雨绸缪,百年以后会否上涨一丈?当然,毕竟是百年后之事,届时亚台早已埋入黄土、骨肉腐朽,即使黄河下流河堤崩溃、千里泽国,也与你无关。”

自此,奔腾吼怒的黄河再不复往昔之祸害,灌溉农田、运输货殖,安靖四百余年矣。

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

宗室已经被陛下杀了一批、放一一批,谁都晓得短时候内绝对不会再对宗室动手,万一有人看准了这一点,借由册封昭仪之事再闹一回,终究怕是就得将他这其中书令推出去承担任务。

何至于到了本日,便要再度管理黄河?

房俊喝了口茶水,扭头看了一眼窗外天气,不满道:“眼瞅着晌午了,夙起未能及时用膳,又灌了一肚子茶水,现在腹如雷鸣、饥饿难耐,不如现在散去,有甚么事明日再议不迟。”

刘洎点头:“恰是。”

有赖于王景之功,由东汉以来,至唐宋之时,黄河较为温驯,并未有大范围的河水众多。

他能感遭到李承乾此举之企图,无外乎还是是均衡的那一套“帝王术”,均衡太子之职位、均衡皇后之权益、也均衡房俊之影响。

撤除极其告假的宰辅,余者皆已到来,刘洎主持集会:“本日有何议程?诸位无妨一一道来,我们集思广益、予以处理。”

马周也道:“自东汉王景管理黄河,四百余年河道波澜不惊,纵有汛情亦能亦未变成大祸,其功在千秋啊。”

刘洎:“……”

东汉及其之前,黄河澎湃彭湃,奔腾的河水经常冲毁堤坝、淹没农田,有尤甚者动辄改道,下流地区几近覆盖于水患当中,常常溃堤、改道,形成农田淹没、流民无数。

(本章完)

*****

马周非常猎奇:“越国公夙来才干高绝,处理题目之思路常常发人深省,只是这两年愈发怠惰,却不知是何事能让你打起精力拿到政事堂来商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