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第2页/共4页]

刘祥道面红耳赤:“却不知越国公如何溯因循果?”

细心机之,倒也不能全怪李承乾无事生非,当皇后、太子、大臣都站在一处,倒是将他这个天子置于何地?

很快看完,刘洎考虑道:“兹事体大,要谨慎论证才气定夺是否实施。”

面对李孝恭耍滑头,刘洎无法,恳求道:“这件事天然要下官去办,可下官声望不敷,还得郡王出面震慑宗室才行。”

东汉及其之前,黄河澎湃彭湃,奔腾的河水经常冲毁堤坝、淹没农田,有尤甚者动辄改道,下流地区几近覆盖于水患当中,常常溃堤、改道,形成农田淹没、流民无数。

刘洎也很感兴趣。

诸位宰辅济济一堂。

夜难安寝啊!

末端,刘洎轻咳一声,道:“另有一事,我实在不知如何应对,还请诸位同僚帮着参谋参谋。”

房俊看了他一眼:“题目天然并不在于水位涨了一尺还是两尺,而是其上涨之启事。若不能溯因循果、未雨绸缪,百年以后会否上涨一丈?当然,毕竟是百年后之事,届时亚台早已埋入黄土、骨肉腐朽,即使黄河下流河堤崩溃、千里泽国,也与你无关。”

刘洎蹙眉道:“黄河汛情很多,既然已经保住堤坝,证明环境在可节制内,又何必提及?”

汉明帝决计管理黄河,因而调派王景治河。

李孝恭无语,曾经人丁畅旺、支脉富强的李唐皇室,到了今时本日竟然没剩下几个德高望重之人。

翌日凌晨,政事堂。

李孝恭感同身受,点头道:“是本王错怪你了,既是如此,那就去干吧,是非功过自有后代评说,问心无愧便可。”

(本章完)

若能从本源之上加以正视,何至于这条母亲河在几百年后成为中下流百姓之恶梦?

刘洎苦笑道:“下官大胆问郡王一句,纵使下官回绝,您觉得陛下便会撤销此念吗?”

喜好天唐斑斓请大师保藏:天唐斑斓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也就是说中书令已经答允陛下了?”

房俊将那一摞书册往前推了推,正色道:“上个月,郓州一带河水暴涨,黄河大堤呈现多处险情,幸亏蚀地官府及时构造民富上坝保护才保住堤坝。”

刘洎见李孝恭起火,赶紧解释:“非是下官奉承于上,更不是将任务推辞到郡王这边,实在是下官身不由己啊!”

若真有那一日,他得冤死……

但是也恰是因为河水稳定、未有水患,便使得管理黄河的脚步放缓、乃至安排一旁、不闻不问,终至上游之水土流失日趋严峻、积重难返,动辄众多、改道,变成大患。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