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八章 天下为公[第2页/共4页]

李承乾“嗯”了一声,却又眉头一皱:“过来,扶朕一下。”

辞去“仆射”之职,却把持兵部不肯罢休,乃至对门下省施加影响、横加干预,导致他千方百计减弱尚书省而晋升中书省之构思未能完整达成,刘洎这个“总掌百揆”的宰相空有其名、并无实在,经常跑到他面前唉声感喟……

汗青长河浩浩大荡,绝大部分的时候里,办理天下、统治百姓的都是那些士大夫……

而孙子年幼毫无威望,只能将有能够威胁到赞普之位的人或部族斩尽扑灭……

不管是黄老之学所谓的“垂拱而治”,亦或是儒家鼓吹的“德治”“礼治”,都与此相悖。

当统统权力集于君王与史大夫之手,那些笨拙的百姓只能老诚恳实的被统治,凡是有一丝半点不敬之设法都是大逆不道,大家共诛之。

固然对于房俊走后陛下一向坐在此处感到迷惑,却半个字都不敢多问。

禄东赞与松赞干布这一对“明君能臣”走到本日这一步,断无“一笑泯恩仇”之事理,不过他们之间不能苟合,大唐却定要逼着他们苟合。此番噶尔部落起兵,固然直至当下仍然在高原上应者寥寥,但暗中偏向于禄东赞者却不计其数,乃至很多部族已经调兵遣将,意欲共同论钦陵攻陷逻些城,逼着松赞干布退位让贤,另选一名赞普主宰吐蕃……

王德来到近前止步,躬身低声道:“陛下,已经酉时了,是否传膳?”

“贵爵将相、宁有种乎”?

恍然之间,李承乾有所觉悟——当然士大夫们自古以来皆吹嘘甚么“皇权至上”“君权天授”,说甚么天子是天下共主、是昊天之子,可真帮手执日月、一言九鼎的天子又有几个?

君权被减弱,可帝国却非常强大。

人间帝王,哪一个不是钟鸣鼎食、妃嫔如云?

士大夫只为一家一姓之好处,君王亦是如此。

经此一战,吐蕃再不复昔日之连合,任凭松赞干布声望再高、才气再强,也绝无能够威胁到大唐。

(本章完)

房俊笑道:“既然陛下以为微臣懒惰,那微臣稍后便前去河西走一趟,或许再去伏俟城故地重游,见一见禄东赞,是时候结束吐蕃之战了。”

在敏感地区以内左挑右拨、扶弱抗强,使其相互管束、不得不依仗大唐,这才是最为安稳的做法。

春季夕阳自宫殿屋脊上缓缓西坠,最后一丝余晖被宫墙反对,整座太极宫堕入暗淡当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