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奉天殿沉寂无声,落针可闻。
“好!朕同意了!”朱棣咬了咬牙,死力压着欲上扬的嘴角,“李青,你且说说详细战略。”
群臣见他如此,内心顿时‘格登’一下,事出变态必有妖,他们模糊觉着,天子这是憋着坏呢,个个打起精力。
朱棣一走,文臣的神采当即尴尬起来,却又无处宣泄,这项国策,是他们搏命拼活争夺来的,能怪谁呢?
他不问李青这个倡导者,不问蹇义这个天官,而是问夏原吉,就是因为他晓得,夏原吉必定会给他一个对劲答案。
“请皇上立即定夺!”言官紧随厥后。
并且,李青打的是减轻赋税的名号,这正合文臣情意。
“望皇上大发慈悲……!”
“微臣拜见吾皇……”李青大老远就拿腔作势,待到近前,朱棣的‘免礼’也出了口,就势一收,站在夏原吉中间。
“皇上大兴土木,耗资弥巨,已铸成大错,若再不及时改错,恐悔之晚矣。”吏部给事中率先发难,言辞锋利,毫不包涵。
文官们看到他,不着陈迹地退后几步,就连自家的摆布侍郎,也离他稍远了些。
三人谢坐。
因为李青代表的是公理,是绝对的政治精确,跟他过不去,纯属自毁出息。
紧接着,六部官员前后拥戴,唯有武将默不出声。
一阵场面过后,他这才去御书房。
“皇上,臣有本奏!”
李青团团一礼,再三表示:这都是大师尽力的共同成果!
“你们这是干吗?”朱棣勃然大怒,“一起逼朕吗?”
“国度施政岂可等闲定夺?”朱棣戏精附体,怫然不悦,“这件事需从长计议,三思而后行。”
目睹场子冷下来,朱棣很不满的瞪了李青一眼。
自唐今后,汉人天子就没有不挨骂的。
“皇上,百姓苦啊……!”
顿了顿,轻描淡写道,“把人丁税的丧失摊进耕地,既减轻了百姓承担,又不影响朝廷税收。”
“臣遵旨。”李青拱了拱手,“实在很简朴,就是去掉丁税,减轻少地、无地的百姓承担,让百姓得以歇息。”
半刻钟后,朱棣一身团龙袍进入大殿。
是,我们言官是品卑,但别拿言官不当官员,当俺们是软柿子不成?
这些人,都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典范的又当又立,不过也正因如此,才气顺利公布。
只能在内心暗骂:这波粗心了。
众官员异口同声,声振屋瓦。
说着,看向群臣,“诸位同僚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