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天不生言官,大明长如夜[第3页/共4页]

一阵场面过后,他这才去御书房。

李青掐着点儿来到早朝,站在文臣步队中,他现在是兵部尚书,属于文官体系。

武将不善言辞,文臣却有很多拥戴,因为他们发明,李尚书这是在点皇上。

因为李青代表的是公理,是绝对的政治精确,跟他过不去,纯属自毁出息。

一众文官争前恐后,不竭促请,个个爱民如子,彼苍父母官模样。

“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固然,李青晓得这些人在沽名钓誉,但,真爽!

缓了口气的言官,再度开喷,火力全开!

好家伙,不愧是骂官,真带劲儿啊……李青砸吧砸吧嘴,袖手旁观,等候机会成熟。

朱棣满脸含笑,态度暖和,人设严峻崩塌!

但大部分文官,已经认识到题目的严峻性,可话都说出去了,还能当场忏悔不成?

“现在四海承平,当与百姓歇息啊皇上!”

朱棣这一手很高超,究竟也如他所料。

而现在,李青一脸光伟正形象,耸峙在品德制高点,傲视群臣:谁敢奈我何?

都是场面人,都要脸,都寄希冀于别人出头。

如果因喷天子而死,那是死得其所,还能博得一个隽誉,这也是历朝天子挨骂的启事。

“望皇上大发慈悲……!”

李青含笑点头,算作行礼。

刚才用力过猛,现在他们想收,已经收不返来了,正在他们纠结之时,只能寄希冀于武将。

朱棣沉吟半晌,看向夏原吉,“夏爱卿觉得如何?”

“恰是!”

~

说罢,一副玩不起,要散朝的模样。

顿了顿:“李爱卿、夏爱卿、蹇爱卿,去御书房一趟!”

脸还要不要了?

还会被百姓戳脊梁骨,遭世人唾骂。

言官一见这架式,当即不干了,这不是抢买卖嘛?

朱棣扫了一眼群臣,叹道:“既然众卿都认同,为了百姓百姓,朕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三人谢坐。

不善言辞人设,稳如泰山!

“皇上,百姓苦啊……!”

“众卿平身。”

顿了顿,轻描淡写道,“把人丁税的丧失摊进耕地,既减轻了百姓承担,又不影响朝廷税收。”

若换平时,朱棣这暴脾气上来,如何也得找两个典范廷杖,并附上:“用心打!”

不管谁喷天子,他们文臣都会帮帮场子,这是文官的老传统了。

文官们看到他,不着陈迹地退后几步,就连自家的摆布侍郎,也离他稍远了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