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时也,命也[第1页/共6页]

并且崔浩就已经劝止过拓跋嗣,成果拓跋嗣执意要发兵南下,杨禹再去找崔浩也没成心义了。

“在平城时,部属也见过柔然大檀可汗派来的细作,名叫尉迟大石,尉迟大石曾主动联络部属,亦想与太尉一起夹攻拓跋鲜卑。”

孔靖接口说道:“杨禹在魏国的各种所为,虽有剑走偏锋之嫌,但也有为达成任务,置本身安危于不顾的一面,是以,刘公不宜过于苛责。”

杨禹年方弱冠,行事有些越轨说来也合适年青人打动、不计结果的特性。

“刘勃勃临时非论,但这些年气候非常,漠北草原夏季干旱少雨,水草不丰,夏季寒潮残虐,牛羊大量冻死,柔然报酬了保存,只能不竭南侵,我敢断言,只要我军北上攻魏,柔然必然会趁机南下夹攻魏国,使之首尾难顾。”

“现在潼关已破,眼看姚泓光阴无多,杨禹却劝太尉放弃关中,转战国力薄弱,且占尽天时的拓跋鲜卑,若说他不是姚泓派来的特工,谁信?”

谢晦心高气傲,仍不依不饶地说道:“你岂是思虑不周,清楚就是用心叵测。太尉,若任其妖言惑众而不加惩办,火线将士恐无所适从。”

实在刘裕也晓得,身为上位者不能豪情用事,奖惩清楚才不至于让部下人寒心。加上傅亮这一劝,刘裕也就想开了。

“下官猜想,哪怕太尉不肯尽力攻魏,只要将魏军主力管束住,刘勃勃、柔然、冯跋就必然会向鲜卑扑上,如群狼嘶咬,毕竟对他们而言,就算非论祖辈之仇,若让拓跋鲜卑持续坐大,他们迟早会被一一灭掉。”

杨禹望着谢晦,眼神透出崇拜的味,向刘裕拜道:“太尉,卑贱万分附和谢参军所议,确切,与鲜卑的和约不要也罢,拓跋鲜卑在一众胡虏中气力最强,加上并州、冀州、幽州皆为其所占,对中原乃至全部长江以北威胁庞大。”

右长史郑鲜之出言道:“杨参军,你之所言,实乃逐鹿者不见山也,你只看到眼下鲜卑对中原的威胁,却不知此时关中苟延残喘的姚泓一旦被别人取而代之,以关中居于上流,且有四塞之险,用不了多久,又是一个强秦。”

“当然了,下官只是直抒己见,如何弃取,自有太尉决计,下官一片热诚,至于谢参军说我是姚泓派来特工,下官懒很多自辩,只想说一句,姚泓他不配。”

石门水口位于荥阳四周,是一个极其首要的水运节点,相同淮河和黄河的几条水道,汴水、睢水、颖水都需求从石门水口分流黄河水,这些河道的水位才足以保障船只通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