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要追溯到几年前,蔡太师为了擅权固宠,他逢迎皇上妄图享用和神道设教的需求,提出了广造宫殿和道宫的打算。皇上一见称心,全数照准,并责令当即实施。打算内有皇上的新宫保和殿和延福宫,有新的爱宠刘安妃的妆阁玉真轩,有修复西京洛阳宫城的庞大工程。在新建的道宫中,有玉清神霄宫,此处是皇上的出世之地;有迎真宫,是皇上去南薰门外亲见天神来临处;有上清宝箓宫,筹办建成天下最昌大豪华的道宫。这个有宋以来最为宏伟的修建打算,要在五年以内全数完成。
他在奏章中写道:“朱勔置应奉局于姑苏,把州郡国库当作私家金库,每次取钱都是数十万或数百万贯,即便供陛下内库的禁钱也全取走。而所贡花石和御用之物,都是巧取豪夺所得,分文不给。百姓家一花一木,只要略微中意的就用黄帕封盖,如庇护不好,就扣上对陛下大不恭之罪,即便倾家荡产,出妻卖子,也难幸免一死。十多年来,江南人家凡有奇花异木和奇石,都以为是不祥之物,从速措置掉。现在各路花石中转纲所用船只,大部占用运粮船和商船,边樯接橹,日夜不断,使江南各地鸡犬不宁。而花石运到都城后,绝大部分归于大臣宠幸之家,而皇家苑囿所得只要十之一二。”
把堆积如山的并且源源而来的花石和上供物品,及时地运送到汴都城,是蔡太师面对的最大困难。他决定采纳朱勔、蔡攸运输花石纲的体例。花石纲之名,始于崇宁年间,当时朱冲、朱勔父子进贡名花奇石和黄杨木盆景,皇上非常爱好。但每年只进献一二次,每次只数件罢了。大观年间,朱勔获得童贯的支撑,每次就满船而载,蔡攸见皇上喜好此类花石和别的贡物,就授意东南和岭南各地的官员,极力采献花石。到了政和初年,皇上对花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朱勔和蔡攸每次运送花石常达几十船,正式号称“花石纲”。